《2018-19》公牛(十一)Dear Tank?─從公牛談坦克

一、什麼是坦?



首先,在討論坦之前,我想先定義一下所謂的「坦」,不然很多時候大家討論到最後,都會因為一開始的定義不清白費唇舌。



我這邊所謂的坦,指的不只是制服組不積極地補強來提高比賽勝出機率,畢竟這關係到薪資結構以及資產累積,而是球隊在比賽過程中,透過比賽調度(例如壓著對球對有正面貢獻的球員在板凳)、戰術安排,不以求勝為目標、放任球隊輸球;而制服組在這過程當中,也沒有準備好應有的Stopping Gap,讓陣容充斥著許多根本還不夠資格在NBA上場的球員,導致場上沒有球員能夠正確地執行教練的戰術、存在許多錯誤的觀念跟低級失誤。



以公牛自己來說,上季後來將Robin Lopez、Justin Holiday在季末刻意放在板凳,讓場上沒有人可以好好地帶著Zach Lavine做高位擋拆、沒有人可以當防守端的軸心,就是坦;但本季即便我們之後交易出去Holiday、Lopez甚至Bobby Portis,但陣容上都還有Jabari Parker、Chandler Hutchison或是Shaq Harrison來做Stopping Gap,因此季中的交易我個人是一向贊同,也不會認為這樣就是坦。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陣中的天份會被坦平



這種坦本身最大的問題,會是你陣中已經存在的天份,無論高低與否,都有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中被養壞,當你沒有去要求、也沒有人可以在場上去示範「正確的打球觀念」以及「精準的戰術執行」,那在很多看似精彩的Highlight背後,會有無數的小細節沒人去重視,成為難以更正的壞習慣;這些習慣在個人身上累積起來,就是所謂的球賽智慧,在團隊身上累積起來,就是所謂的球隊文化,前者的負面例子就是當年76人時期的Tony Wroten、Michael Carter-Williams,後者可能就是這幾年的太陽隊。


回到公牛身上,很好的例子就是上季Nikola Mirotic被交易前後,Mirotic被交易前,不管是David Nwaba、Kris Dunn乃至於Denzel Valentine、Portis還是Lauri Markkanen,都因為當時球隊的贏球氣氛、還有能夠贏球的比賽內容,成長地相當迅速,我們也能夠很清楚他們在贏球方面的不足之處;但當Mirotic被交易、公牛決心坦之後,Cameron Payne跟Sean Kilpatrick在場上繳出的數據有任何意義嗎?LaVine在場上毫無節制、隨心所欲地進攻,不是差點讓我們誤判了他的能力跟態度嗎?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重要的是,為了贏球,你會被迫去嘗試跟激發許多你本來不足、或沒有想過的部分,舉例來說,LaVine為了贏球他必須去學會分配體力、調整節奏,以及用不同方式來帶動球隊進攻;Wnedell Carter Jr.也不能夠只做好防守,必須要在他該站出來的時候,勇敢地在進攻去挑戰對手;Lauri也必須讓自己防守端能夠承擔更多,好讓球隊必須採取進攻陣型時,防守端也不會失分過多。這些差異,不就是當年我們看著Joakim Noah從一個防守中鋒,變成MVP候選人,以及Jimmy Butler從一個純大鎖變成現在Top 10等級的頂薪球員的過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