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贏的戰爭】總冠軍第二戰後,騎士最後的一口氣在哪?

一場比賽,贏球不會沒有原因,輸球也是。

這場總決賽史上數一數二的慘敗,騎士到底輸在哪?好歹身為東區冠軍,也是打了一整個球季,為什麼遇到了勇士,就好像一隻發展聯盟的球隊(只是很像而已,因為我相信發展聯盟的球隊會更有拚勁。)?騎士隊的防守跟進攻,到底出了甚麼問題?LBJ做錯了甚麼?

以下是我的一點點想法。

騎士輸在哪?

體系、戰術、球員素質、危機處理,騎士都輸得一蹋糊塗。唯一跟勇士五五波的,大概就是先發陣容那悲劇的身高。

我們常講以快制快以高打高,某個程度上這是真理,但放到職業賽場上就不一定正確了。在比較低層級的比賽,對應對手的陣容作出臨時的改變會收到成效,很大的原因是對手對於戰術體系的執行也尚未臻至純熟,面對臨時而針對性的策略會招架不住。但在職業賽場上,「體系」的養成及熟練地執行,我認為遠比那些出奇不意的「險招」更加實際;或反過來說,所有出奇不意的「險招」,都應該建立在完善的「體系」下,才能夠發揮其效用,而不是像這兩場比賽我們看到的,正中對手下懷,自己還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在G1之前,騎士總(毛)教(巾)練(架)已經嗆聲說要用快速的攻擊來打個勇士措手不及,而G1的果告訴我們,LUE講的快速攻擊或許有更深的涵義,但騎士的球員們好像誤解成了:「搶投搶投再搶投,投不進就給LBJ投。」

我不知道在G1賽前騎士隊茶壺裡有甚麼風暴,我也不知道在互有領先的第三節過後騎士隊內出現了甚麼化學效應,但我看到第四節那一陣把騎士灌醉的Livingston高空作業表演秀後,我實在很想罵一句髒話:「JR Smith!!!!!!!!!!!!!!!!!!!!!!!!」

說實在的,不能怪他。當你的先發陣容中有KI、有LOVE、有LBJ,如果我是教練,在球只有一顆的狀況下,剩下的兩個位置我只會擺兩種球員:能防守的,跟能傳導的(籃板?騎士沒有人會搶籃板了啦。)。

JR會哪個?

不,應該這麼說:我會在這裡事後諸葛,而不是在場上怒砸戰術版,就是因為我的邏輯跟不上NBA總教練的觀念。而我認為,當對手得到海一樣大的空檔時,意思意思補出去的「行為」並不能叫做防守。傳導呢?我們不是看JR一直在傳球嗎?在當球在你手上的時候,第一個找的是全隊數值最高的球員,然後把球傳給他,這種行為叫「推卸責任」。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明顯LUE不是這麼想的。



我從小就特別喜歡那種,一堆質數組成的車牌。那種車牌給我一種很乾淨俐落的感覺,如果再配上幾個分不清是英文還是數字的0,就更是令人心曠神怡。第一場比賽JR給大家的,就是這麼銷魂的數據。

JR利用36分鐘的上場時間,打出了隔天就會被球隊解約的身價。

LUE就像個望子成龍的爸爸,看著JR在場上這種捨我其誰的恥力,我相信任誰都不會捨得把他換下去的。籃板搶不到,算了,那不是他的工作。沒有助攻,算了,他的定位從來不是組織者。一個失誤,很好,今天打得比較謹慎。一個火鍋?嗯,你做得很好了,我再大你兩百萬。所以我說阿,不要再罵JR跟教練了。除了身為一個射手整場只出手三次之外,我實在看不出來有讓他下去休息的理由。

好了扯遠了。

G1會輸球,除了JR這種銷到自己魂魄的表現外,其實最大的原因還是騎士隊賽前的戰術「打快」。老實說這能不能算是個「戰術」我都很懷疑。

請繼續往下閱讀

勇士隊的球風很明顯就是某種快速的代表:流暢的跑位配上良好的出手時機,整體節奏流暢,也能夠讓球賽結束時計分板上的分數好看;但馬刺隊擅長的陣地戰,利用快速傳導跟乾淨俐落的禁區單打一刀一刀凌遲對手,對我而言也絕對稱得上是快速。或是換個說法,與其說是快速,倒不如說是俐落與拖泥帶水的差別。

這兩場球看下來,G2的騎士的確有服從LUE說的「打得更快」這個指示,但在真正的執行面上來講,對我而言卻更加的拖泥帶水。我寧願喝著可樂看到去年LBJ那種萬夫莫敵的不要臉打法,也不要拿著啤酒看著過半場之後,大家很快地用傳球(正確點講是推卸責任)找到LBJ,然後LBJ又切不進去也投不進,啤酒真的好幾次差點噴出來(啤酒比可樂貴)。去年的那個打法還可以要到犯規,今年只要到了一些好心腸的勇士球迷的安慰。
騎士隊的防守跟進攻,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進攻?

在你整隊忙了整場得77分,兩分球三成五、三分球兩成一、連罰球都不到七成的狀況下,這些得分根本不能叫做「進攻」,充其量只是運氣好投進了幾顆球而已。

勇士隊在G1跳出了Livingston打爆騎士隊的肘區,騎士隊在今天也跳出了對於在總決賽被虐很有心得的Richard Jefferson,投六中四拿了次高的12分5籃板,但這兩者不同之處在哪?

嚴格來說Livingston的跳出並不令人意外,勇士從Steve Kerr上任之後就滿堅持這種「必要性」輪替的打法,主將該休息時就是該休息,或換個講法,其實對勇士而言,所謂主將的意義,也只是被排在先發名單上或是常態上場時間比較長而已,勇士強調的戰術跑位會消耗很大體力,所以這個必要性的輪替也是勇士能夠整季維持高檔的主要原因。

請繼續往下閱讀

唯一意外的是,G1的Livingston執行了更多的中距離單打,但奇高的成功率卻讓騎士完全束手無策,最後也造就了當天全美體育版的頭條,跟一則則被挖出來的勵志故事。

Richard Jefferson的跳出,的確在比賽中段埋下一些懸念,但除了35歲老將的體力真的騙不了人外,他能夠獲得表現的機會跟時間,完全是因為LOVE的傷退跟KI、JR持續低迷的狀態,Livingston的跳出幫助勇士拉抬氣勢、鎖定勝局,但RJ的跳出卻是這樣一個不得已的狀況下的非常手段,老實說,對於騎士的士氣跟戰力,是完全沒有任何幫助的。

防守的話,嗯……

其實除了有時候恍神被開後門,我認為沒有這麼不堪。讓勇士得到110分真的沒有甚麼大不了。我認為真正讓騎士氣勢一瀉千里的也不是勇士正常發揮的快速反擊跟開後門,而是繼上一場的Livingston後,今天又跑出了一個Draymond Green攪局,幾顆高難度的三分球讓騎士完全被打傻了,而第四節CURRY沒上場這種近乎羞辱的行為,其實比任何高難度的進球還要打擊士氣,最後就是大家看到的這種慘敗33分的結局。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在決賽開打前的這篇文章有提到,騎士贏球唯一的可能,是讓CURRY甚至KT有那種必須把球隊「扛在肩上」的壓力,而這兩場看下來,唯一讓CRUUY感到壓力的可能是又拿不到FMVP,明年可能得逃脫合約去NIKE,很不方便。

LBJ做錯了甚麼?

LBJ沒有做錯甚麼,他錯在沒有買通KI跟LOVE,請他們謊報傷情不在總決賽出場。聽起來很荒謬,但現在看起來就是如此。去年的LBJ能夠有這種表現,一掃之前大家對他關鍵時刻軟手的印象,很大原因是KI跟LOVE都不在場上,LBJ能夠很合理地把球權跟責任攬在身上,除非必要,否則也沒有將球傳出去的理由。而今年被戲稱為「完全體」的騎士,最大的軟肋也正是回歸的這兩個明星。

KI跟LOVE都是典型「獨善其身」型的明星,他們兩個加起來的季後賽經驗是:0。除了這兩年抱著LBJ的大腿進了決賽,這兩個人在例行賽的數據都很猛,但球隊就是進不了季後賽。這表示他們在大場面的經驗完全不足,而LOVE最為人詬病的也是他刷出來的籃板數據並不能幫助到球隊,有時對於需要強力防守的球隊而言反而是種傷害。

KI最大的本錢是進攻,但也是他最大的弱點。當進攻打不出來,那處於絕對劣勢的身材讓他在場上幾乎一無是處,防守的洞有多大先不講,他在扮演「傳導終結者」的角色上倒是從一而終地傷害著騎士隊。

請繼續往下閱讀

KI、LOVE這種明星球員也好,JR、TT這種功能型球員也好,在接下來的比賽都得讓自己更專注在場上、防守時榨乾自己每一分體力,進攻時往正確的位置跑、在正確的時機出手或是傳球,將比賽交給LBJ。

LBJ沒有做錯甚麼,但他可能真的得回到去年那個狀態、那個心態,才有可能扭轉現在這個幾乎絕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