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飆速時代,非典型長人有沒有可能成為NBA下一個勝負手?

現今NBA賽場,外線投射已成基礎武器之一。因此,一支體質健全的球隊,通常符合幾項要件:

一、具有正確解讀比賽的籃球智商、視野能力佳並藉由傳球組織、掌握比賽節奏的控球者;利用掩護、跑動創造攻擊機會也是必備選項。

他們最大的能耐就是鎖住球隊底限的跌停、成為抑制大失血的煞車,也是俗稱的「地板」。代表人物:洛杉磯湖人蓄力模式的LeBron James、達拉斯獨行俠Luka Doncic、紐奧良鵜鶘Elfrid Payton等。


二、統治比賽的明星得分手。無論體格、技巧,軟硬體俱佳的大腿,有著能讓隊友及教練鬆口氣的終結能力。可能是得分後衛或小前鋒或任何位置。球隊看板巨星。其攻防能力好壞,決定球隊哩程表上限。

他們是對手嚴加看管對象、話題主角。狀況好時,就像踩到底的油門,帶著井噴數據令球迷嗨到飛起,可視為球隊天花板。代表人物:金州勇士Kevin Durant、多倫多暴龍Kawhi Leonard、休士頓火箭James Harden等。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擁有外圍攻擊火力,充分發揮防守效能如協防、換防。防守重於三分,也叫3Point&Defence,3D球員。常被視為角色人物但極好用而不可忽視、成為球隊地板與天花板的支撐。他們往往扮演球隊攻防穩定關鍵點。

而且他們不吃球權,好一點還能透過空切將戰術價值最大化,可以說是早期僅能拉弓放冷箭的脆弱射手進階版,是當今大攻擊時代最萬用、CP值最高的球員。代表人物:明尼蘇達灰狼Robert Covington、多倫多暴龍Danny Green、火箭PJ Tucker,以及上賽季烈火正熾、如今身在鳳凰城太陽的Trevor Ariza等等。


基本上這些分類與位置沒有硬性規定,大多從他們打球方式及當時賦予的定位作判斷,還有能力。畢竟資源有限,就算重疊也是正常。

本篇討論的主角,內線長人一一或稱非典型中鋒也是最佳例子。之所以稱非典型,意味著這個5號位模糊多變。成功者如身高6呎7、小而粗壯鋼炮般的Draymond Green,在死亡五小能掩護、干擾、策應;失敗如被迫代班的Kyle Kuzma,即便6呎9吋也毫無抵抗能力的偽5號。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今聯盟,內線長人早已不是Shaquille O’Neal或Patrick Ewing這類爆輾筋肉怪,也不再是籃板痴漢、掩護人牆如邁哈密熱火時期鳥人Chris Andersen等籃領苦工。他們開始適應這個時代,可以執行擋拆後,馬上退至外線攻擊三分。例如密爾瓦基公鹿Brook Lopez、也有能轉傳執行中軸串聯的曼菲斯灰熊Marc Gasol、更有策動攻勢走助攻路線的丹佛金塊Nikola Jokic。

當然還有MVP候選之一Anthony Davis。

內線長人不再固守護框、縮防和禁區領域等消極地位,當然他們也會做,只是新增更多專屬他們的方式多元化這個位置。如Tyson Chandler優質擋拆騰出隊友舒服的攻擊空間,並且積極卡位不貪功;Joel Embiid聯盟第一的防守籃板,為費城76人聯盟第十的快攻得分貢獻不少機會。

還有身材、數據很中鋒的Giannis Antetokounmpo,即便他是前鋒,至今只投進7顆三分球,卻也有引領球隊邁向勝利之路的得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