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單純擺爛!NBA總管必修的藝術學分:坦克

上賽季,NBA 的坦克(Tank)大戰成為球迷的另類焦點,同時間有多達九支隊伍戰績墊底,只要一場勝利就會與未來狀元郎告別,費城 76人「坦出王道」的新思路,讓許多管理高層嚮往卻又不敢模仿。達拉斯小牛老板 Mark Cuban 就曾在 Podcast 節目坦承,「為期一年半的坦克,讓我非常難受,但說真的,我認為這是維持戰力穩定的關鍵。」



不少媒體從經濟學角度出發,試圖說明坦克不見得能翻轉人生。根據《紐約時報》六月份引用《Journal of Sports Economics》研究,斯通希爾學院經濟系教授 Akira Motomura 分析,儘管無法判定擺爛重建是否會造成負面影響,但確實無助於改善戰績。經濟學家無法計算出第 5 順位與 25 順位的精準差異數值,分析選秀前段與尾端差別卻只有 5%。尤其首輪前段可謂「死亡區」(Dead Zones),眾多球隊皆會在此犯下重大錯誤。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選秀順位從來就不等於成功機率與速度,要找到相關的案例來佐證非常簡單。例如 2011 年第二順位灰狼挑走的是,已經不在聯盟的 Derrick Williams,後面幾個順位的 Enes Kanter、Tristan Thompson 和 Jonas Valanciunas,從結果論來看,都是更好的選擇。還有巫師第六順位選到的 Jan Vesely,只有選秀夜當晚正妹女友成為焦點,在 NBA 賽場沒有留下更搶眼的成績。至於首輪中後段的寶物,多不勝舉,例如 Kawhi Leonard、Jimmy Butler。


以球迷的觀點,身處於不上不下令人心煩,為何不衝一波向上挑戰勇士(當代強權),亦或向下重建核心,尋求更能衝擊總冠軍的球員呢?例如 76人在「The Process」的旅程中,不斷更換基石,最後終於找到 Joel Embiid、Ben Simmons。然而,Motomura 的報告指出,平庸的隊伍(戰績五成徘徊),往往能更謹慎地增加天賦,且戰績向上竄的機率比下滑可能性還要高。這個觀察是有趣的,我們以幾個觀點來討論這項報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如何打造一支冠軍隊?

回到原點,重新討論一個核心問題:難道 NBA 球隊只有冠軍或坦克嗎?事實上,所有參與 NBA 聯盟的隊伍都想要奪冠,只是各自的時程表有所不同,有些將希望寄託在今年,有人則是三年後,甚至更遠的五年。要成就輝煌的王朝、獲得三連霸,是非常困難的,但至少在五年的強盛期,力拼一次爭冠機會,是相對務實的目標吧?如何連霸是在奪冠後的煩惱,比起組織連霸隊伍,第一步是要先進入總冠軍戰,獲得爭冠門票。



好!開始組建冠軍隊伍。塞爾提克於 2007 年成立 GAP 連線,有人說這是抱團氛圍的開始,這點暫且不評論,但綠衫軍最成功的一點是,讓冠軍「速食化」。從成軍到奪冠只花了一年,甚至第二年是有機會二連霸的。一炮而紅奪冠,對於某些老闆來說,是相當誘人的,例如先前的籃網。甚至到 LeBron James 四處組團,都是希望在短期間內爭奪冠軍。直到近年勇士四年奪三冠,聯盟的腳步似乎才慢了下來,重新正視人才培育(從樂透選秀到 G-League),但仍能發現「速食」的球隊並不少,且諸如 76人這等重建隊伍正準備躍上舞台大顯身手。

請繼續往下閱讀

個人非常很喜歡用 2009 年的紐約尼克作為例子,花了兩三年清薪資空間,最後未能網羅 LeBron,只退而求其次找來 Amar’e Stoudemire 與 Raymond Felton。空有金錢是無法吸引球星的,這點尼克自己或許最清楚,最後讓 Carmelo Anthony 更加用力放話想去尼克的,難道只是紐約?Stoudemire 就沒有任何加分嗎?此外 LeBron 選擇加盟湖人,則再次告訴 NBA 聯盟,這時代的球星在想些什麼。原先被視為不上不下的快艇,隨著近期球隊文化重新塑造,戰績提升,還能兼顧陣容彈性,實力有基本盤且擁有薪資空間的隊伍,反而得重新評估他們在自由市場的競爭力。


湖人能網羅 LeBron,其中的關鍵要點在於,除了保有薪資彈性,還兼帶有一票具有薪資紅利的潛力,例如 Lonzo Ball、Kyle Kuzma、Brandon Ingram 以及 Josh Hart,這些球員便宜又好用,能夠再兩三年內成為可靠的先發陣容甚至準明星。此外,湖人還能夠再簽下第二名球星。對比塞爾提克以及熱火、騎士等速食陣容,這類球隊過往依靠的是大量的老將低薪投奔。相對勇士就很充分利用 Stephen Curry 的合約紅利,才有機會簽下 Kevin Du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