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百分百的科學 只有接近科學—談我所見的松山訓練


PTT上有一篇文章,新聞寫著「運動員沒放假權 松山拚三連霸到校圍爐」,引發PTT站上的討論,看了一看,因為有一些是捕風捉影,或者是很多討論串還沒 converge,然後我也不喜歡評論別的球隊也是如何怎樣,所以就簡單挑一些點隨便講講,不代表球隊,也不代表教練,文章也沒什麼組織,想到什麼就打什麼。

因為我受的學術訓練是計量經濟,所以就用這領域的邏輯來表達吧。在我心中,所謂的「科學」,就是有 theory、可以 test、duplicate、adjust。

但其實很多討論都有經濟學原理 lecture 1 會介紹到的邏輯謬誤:post hoc fallacy 跟 ceteris paribus。舉例來說:
球員上大學、打職業隊受傷比例高,一定是高中練太操練壞的。
這樣的統計推論一點也不科學,最少先做個 Granger causality test 吧。
球員上大學放掉,打職業隊比例少,一定是高中逼太緊造成的。
這樣的推論顯然沒有考慮到其他會造成這個結果的 factors,先把「放掉」這件事情定義出來,然後量化,再來做檢定、看看顯不顯著吧。

不能嗎?那你的指導教授應該會很生氣。

有些人說松山的球員是體系球員、練戰術練一堆,基本動作練得少,往上打就吃大便了,那這樣代表松山有一個良善的攻守系統可以 cover 球員缺點。但也有人說松山的進攻系統爛得跟屎一樣,防守系統也只會壓迫然後只會打攻守轉換,只會土法煉鋼。所以,看起來是沒有一個客觀的定義,也沒有衡量標準,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所以這個就變成各說各話,價值判斷而已了。



不過就我手上有的數據分析來說,我們在 fast break 這個項目的 attempts 跟 scores 都少到可憐(詳細數據抱歉我不能公開),少到我必須在情蒐影片中弄了一堆東西準備要 show 給學生看其他球隊怎樣跑快攻,對比我們是怎樣跑快攻。那我們的分數究竟是怎麼拿的呢?

然後呢,因為我只來松山快兩年,不是很久,但就我在這段時間所看到的,百分之七十的時間都在練基本動作,個人、兩人小組、三人小組、四人配合到五人團隊配合,攻守都是。而且不分位置,也就是中鋒要練運球跟前鋒腳步,後衛也要練低位腳步,大個要守後衛,後衛要守大個。簡單說,所有人都要做一樣的基本動作訓練,擋拆一定是大擋小嗎?not exactly。

所以你看得到馬建豪打三號,也會看到他打四、五號,所以你看得到林勵打控球,也打得分後衛,所以你看得到尹麒綸、章富溢可以從小前鋒打到中鋒,甚至有時候黃兆玄也可以幫忙控球。因為這裡基本上信仰 position-less 的方式。

當然也有些教練不這樣認為,這也沒有對錯,畢竟這是很簡單的理則學:P->Q ,等價的意思是 ~Q -> ~P,但不能說 ~P -> ~Q。

因為我們信仰 position-less 的打法(P),所以球員養成是全面性的(Q),但不代表不信仰這種打法的教練,因此球員養成就不能是全面性的。只能說如果不全面性的培養球員,那麼就沒辦法達成 position-less 的打法。

真的要定位在什麼位置,我個人認為那是大學教練、職業隊教練的課題。高中生,你就讓他試,你怎麼知道他會不會突然就開竅,會不會突然噴個十公分。真要炒短線那很簡單,那我們大概可以少掉一半的時間練球,至少教後衛低位動作教到噴火的時間就可以省下來了。

所以在這樣的核心思考下,要做到這些事,顯然不是手指 snap 一下,他們突然就會了。

當然了,高中生嘛,有些人開竅早,有些人開竅晚,就跟念書考試工作一樣,有人就是書唸得半死,但是考不贏班上最混的那個。所以你看林勵在控球上還是很掙扎。當然這有很多因素,有身體上的,有技術上的,有觀念上的,身為教練的就是從各個角度上去協助他,用影片慢動作拆解他有問題的動作,找出哪一個環節出問題,哪部分的肌群有問題,是不是衝刺後的心跳回復率太差影響而已?還是根本就單純是觀念或習慣不好?找到癥結點後,該送物理治療的就送物理治療,有代償的就解決,技術或身體該強化的就開課表,觀念有問題的,就剪出 clips 給他看,跟他討論,他講他的想法,我講我的想法,看能不能找到歧異點,大家的目標就是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