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如何跟上狂飆的節奏?NBA 以心理學解決裁判執法難題

NBA 裁判 Joey Crawford 回想起幾年前,對著活塞傳奇球星 Isiah Thomas 吹判走步。像是對手、比分,甚至是比賽日期全都淡忘了,但身為 NBA 最有名的裁判之一的他仍清楚的回想起,Thomas 在哨聲後的語調。

「他對我說,『Joe,永遠記得:我練習的步數絕對比你練習吹過的哨還要多!』」Crawford 現在回想,「他說的完全百分之百正確。」

在 NBA 比賽當中,這樣子的裁判球員互動屢見不鮮,只是 Crawford 經歷的更多。Thomas 伶牙俐齒回嘴的同時還反手灌籃,簡直就是完美展示在 NBA 當裁判到底有多難。

「我們一直緊追在後,」在吹哨吹了 39 年後,2016 年宣布退休,現在在 NBA 擔任裁判發展顧問的 Crawford 說,「我們的球員都很聰明、很優秀,但我們終會追上他們的腳步。」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直到 Thomas 的故事證明,這個循環又再次開始。



這是 NBA 裁判的真實情況,三雙眼睛得緊盯著這些在場上不斷跑跳移動的十位球員,比賽中犯規跟合法之間的界線可能只有一些微妙的細節差別。噢對了,在他們這麼做的同時,球員也非常清楚自己正在被裁判盯著,並且想盡辦法阻擋他們的視線。

跟據官方估計,NBA 裁判每場比賽中得做出 500 次吹不吹哨的決定,而根據之前的報告顯示,其中有 92% 的決定會是正確的——雖然聯盟官方對這數據並不是很篤定,因為可能因為評估系統的差別而有所不同。儘管 NBA 從訓練流程到連透明程度都已經做了大改進,但對球員、教練和粉絲卻都認為裁判還不夠好。

「球員心中最在意的因素就是裁判。」NBA 球員工會執行董事 Michelle Roberts 在去年一月接受《今日美國》(USA Today)訪問時表示,「這幾年情況更是每況愈下,現在嚴重程度更甚以往。」

也因為球員和裁判的關係漸趨緊張,讓聯盟不得不在上個賽季明星賽週末期間舉辦一場高峰會,讓雙方坐下來談談,緩和氣氛。這場會議就是在幾位知名球星公開砲轟之後所召開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很糟,」勇士前鋒 Draymond Green 向運動媒體 The Athletic 表示。「這實在太可怕,這真的很糟糕。我不知道為何會這樣,但我覺這很荒謬,這完全毀了比賽啊。」



在聯盟已經努力加強訓練過程的同時,為何球員還是覺得裁判品質低落呢?因為現代比賽的球風讓裁判的工作更顯困難。

「做我們這一行最有趣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在每晚比賽發現的問題都不一樣,」過去也擔任過裁判的 NBA 裁判發展和訓練部門副總裁 Monty McCutchen 向《SB Nation》表示,「就這跟你每次拿到魔術方塊,每個方塊顏色的分布都不同。這也就是為何這工作讓人興奮,卻也很困難的原因。」

可能的情況是,聯盟會試著建立最底限度的執法範本,來減少每場比賽上球員或教練的挑戰。首先就是三位裁判彈性的三角站位。

主裁判會站在底線,像是資深裁判 Zach Zarba 在去年六月的總冠軍戰 Game 3 就是這樣站的。他們可以在底線附近走動,找一個良好的視角,但也必須遵守「雙人執法」的原則,也就是:同一時間必須有兩名裁判站在進攻的強邊。



另一個補位裁判則站在罰球線延伸過來的邊線位置,他們一開始都站較遠離球的那一邊,但這也會隨著球員與球的流動而有不同。

請繼續往下閱讀



剩下一位後方裁判則站在離籃框最遠的位置,負責所有罰球線後方的事務,以及如籃板球或無主球等瑣碎判決的裁定。



當比賽開始之後,兩隊開始攻守轉換,事情就會變得更加複雜。那如果攻守轉換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犯規出現,裁判也需要緊盯或響哨,該怎麼辦呢?

「這時候主要的任務就會是先找到一個有利的位置,」現任 NBA 裁判 Courtney Kirkland 向《SB Nation》 說,「之後再去煩惱站重新站回自己應屬的站位。」

隨著這幾年過去,這些執法標準越來越來越難遵守。資深裁判 Crawford 很快就指出最大的主因,在於比賽節奏的改變——現在 NBA 平均每場每隊會有超過 97 次球權,但 20 年前的每隊場均還不到 92 次。球隊推進次數越來越多、出手越來越快,這也讓裁判就定位的時間就越來越短。裁判沒時間停下來思考該站在什麼位置,或該由哪位裁判來做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