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同樣在彰化,寶島夢想家場場爆滿,SBL卻沒多少人看?

ABL,東南亞職籃聯盟,一個由10隻來自東南亞城市的球隊所組成的聯盟,在這聯盟中,有支上季僅拿一勝的球隊,憑藉著季外的補強,以開季6連勝之姿躍升龍頭,儘管之後作客吃了敗仗,但他們所寫下的驚奇仍撼動不少球迷,甚至打臉了當初看衰他們的人,然而他們並未停下腳步,仍繼續以黑馬的態勢在聯盟書寫他們的傳奇。

這支球隊,就是來自台灣的寶島夢想家。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大家在運動

從高雄聖徒到寶島夢想家

曾經,在沒有太多關注以及有著高雄聖徒隊慘澹的前車之鑑下,我也先入為主地認定寶島夢想家是個笑話,就是一些無法待在SBL的球員所組成的球隊,對這樣等級的球員能帶來多高品質的賽事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甚至在上季寶島夢想家陷入一勝難求窘境的時候,自己還含有「我就知道」的竊喜,現在想來感覺有些慚愧,因為當時的我連一場比賽都沒有看過,只藉由網路上偶然看到的Highlight來評斷。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季外,夢想家大動作地補強,簽下李學林、田壘、陳世念等前國手,本來我認為這單純就是譁眾取寵的炒話題,但經驗與實力大幅提升的夢想家卻用開季首勝打了我的臉,因為朋友手上剛好有票,在進場看到主場開幕戰竟坐滿6200名球迷,盛況堪比國際賽,吃驚地我才開始認真地看他們的比賽,也才深覺自己過去真的錯得離譜。

「寶島夢想家 球館」的圖片搜尋結果

當初因為SBL開始看籃球,因此每年都會買票進場看球,今年也不例外地在彰化也看了一場,但同樣是在彰化,為什麼一邊比賽門庭若市,而另一邊卻門可羅雀呢?

一個SBL只有口號,但夢想家真的做到的事

「儘管夢想家第一季打得並不好,但仍有這麼多觀眾願意進場捧場,代表這主場營造的魅力實在驚人。」

主客場制度,是SBL一直想要推行,但是卻沒有一支球隊能真正實踐的,冠名的城市換了又換,就算沒有換,也不見球團有什麼提升在地球迷認同感的操作,讓前面掛名的城市單純流於口號。

但夢想家卻在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球團很努力地想要營造出「家」、「主場」的感覺,從場館主視覺,到官方販賣部、美食區等等,整體都呈現出主場的感覺。而除了硬體上,軟體方面球團也非常下功夫,例如專屬DJ、開場影片、每個球員的進場特效,都能帶給觀眾一定的張力,塑造出類似瓊斯盃共抗外敵的認同感,且線下的在地服務也沒有馬虎,不論是賽後的簽名會、主場周的開球與演出嘉賓,甚至到周邊商品都是由專業的設計團隊操刀,再再地讓球迷進場不只是「看球」,而是一種娛樂。


這也是為何去年戰績不佳,仍能在主場創下場均3600人的佳績,而這樣的耕耘更在今年大咖球星的加盟後開花結果。

一個故事,重點不是裡面的角色,而是「如何說」

若單論球技與經驗,SBL的球員絕對比HBL的球員還要來得好,但是為什麼每次HBL總決賽時總能讓球迷在小巨蛋外面徹夜守候?

原因就出在你怎麼包裝這個依附在籃球媒介上的「故事」,而HBL的行銷團隊很好地以「熱血與夢想」這個題材包裹了賽事的內容,將每一場比賽塑造成一年一度為夢想的拚搏,所有的高中球員使盡渾身解數,只為了更靠近目標一點、只為了對得起那個永不放棄的自己,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能打動人心?

或許素人籃球在球技上可能無法達到職業那麼精湛,但可貴的是大家都能在這些人身上看見那個為籃球義無反顧的自己。

比起花俏的技巧,求勝的意識更是許多人會被感動的原因,雖然我不敢說夢想家的球賽能有多感動,但他們卻很用心地在包裝,給予許多優秀的素人舞台、將夢想家的球員打造成「運動員」而非「運動明星」,讓這些人的形象能更貼近球迷,且在使用外援與本土的比例上做好分配,讓整場比賽不會流於洋將單打的賽事,「在地化」的措施增加球迷的親切感,讓整體不只是一場比賽,而是邀請球迷一起參與夢想家「築夢」的過程。


但是,營運更久、資歷更老的SBL為什麼做不到呢?

SBL照理說有著更高水準的比賽內容,吸引力應該會比ABL大很多,可是為什麼票房呈現上會相差那麼大?原因就出在SBL一直缺乏一個能跳出來扛下所有責任的統籌者,就像前NBA總裁的David Stern一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