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消滅無趣的犯規而生–淺談Elam Ending納入正規比賽的可行性

NBA明星賽將於台灣時間3月8日開打,由西區人氣王LeBron James領軍的Team LeBron對戰由東區人氣王Kevin Durant領軍的Team Kevin。今年的賽制和去年一樣,都是由東西區得票數最高的人氣王分別擔任隊長,並且進行選秀,組成東西混和的明星隊。

另外,今年的明星賽也沿用了去年為了紀念Kobe逝世而制定的Elam Ending,也就是俗稱的搶分制度。



由來
Elam Ending這個制度是由一位名叫Nick Elam的教授發明的,Elam Ending這個名稱也是由Nick Elam的名字命名。

Nick是位熱愛籃球的教授,但他在經歷了多年的看球生涯後,發現明明應該要是最緊張刺激的關鍵時刻、讀秒階段卻都成為了整場比賽中最無趣的一個部分,因為在這段時間內,都是兩隊不斷地犯規(落後方),以及拖延時間(領先方)。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後來,Nick進行了研究,他發現,到了比賽後段使用犯規戰術的落後方,最後只有1%的機率會逆轉比賽,甚至有80%會將落後的分差擴大。於是,受夠了比賽後段彷彿無止境拖延的Nick,研發出了一套新的規則,那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Elam Ending。



規則
為了避免比賽後段無趣的犯規,Nick想出了一套規則,並暫時將其命名為Hybrid Duration Format,規則和去年NBA明星賽不盡相同,但大同小異。

Hybrid Duration Format的規則是比賽進行到了最後四分鐘,計時器就會終止計時,改成領先方的總得分加上7分為賽點。而NBA明星賽的規則則是將第四節的時間全部拿掉,以三節結束領先方的總分再加上24(Kobe背號)為賽點。

這樣的改變,帶來最大的影響就是比賽到了後段,就不會再出現故意犯規(犯規戰術)的情形,因為在設有得分上限的況下,沒有人會白白送對手上罰球線,那幾乎等於送分。

也因此,採用了Elam Ending的比賽,到了比賽末段都不再出現刻意犯規的情形。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且,除了犯規的減少,球員防守的態度、壓迫性也強硬太多了。若要以去年明星賽當例子,相信有看到比賽最後的球迷們都能夠體會到那種明星球員認真防守的高壓,就連聯盟第一人LeBron James也屢次攻框失敗。



引入常規賽的可能
經過了去年明星賽的測試,很顯然的,Elam Ending這項規則廣受好評,於是NBA官方也曾傳出考慮將這項規則引用至夏季聯賽等非正規賽事。將Elam Ending引入任何一項非正規的賽事中,相信討論度都不會太高,但若NBA真的把這項搶分制度用在例行賽、甚至是季後賽呢?!

在討論Elam Ending是否適合使用在NBA正規賽事裡前,我們或許需要先看看它大致上的優、缺點。

優點:

能夠避免讀秒階段似乎永無止境的犯規哨聲
能以進球終結比賽,而非勝方拿著球將時間耗完
能使防守方因為沒有時間限制而不放棄防守
缺點:

籃球比賽少了計時器,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振奮人心的Buzzer Beater將不再存在
統整來說,Elam Ending的優點大致都和能夠讓比賽在最高潮時結束,使比賽場場具有可看性;而缺點則大致與沒有了Buzzer Beater有關。



所以,Elam Ending若真的引進NBA正規賽當中,對比賽的幫助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其實答案很主觀,就是看你對於籃球賽場上時間的重要性而定。

基本上,籃球是一項跟時間賽跑的運動,少掉了計時器,就會有種比賽少了靈魂的感覺,如果你也有這種感覺,那想必你絕對是反對將Elam Ending納入比賽的人之一吧?!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筆者也認為將Elam Ending納入規則中不是很恰當,這不是否定這項規則,筆者就純粹覺得Buzzer Beater的那種精彩鏡頭不應該被消去,因為那種球進鳴笛的感覺筆者認為不是Elam Ending那種進球結束(也算是一種絕殺)可以替代的(舉例來說,Elam Ending的絕殺有24秒進攻時間,但現在的絕殺可能只有不到1秒,所以筆者認為這兩種「絕殺」是不同感覺的)。

也因此,筆者個人不是很認同將Elam Ending使用在比賽中。

但若是用在明星賽、夏季聯賽、甚至是未來可能會有的季中錦標賽,筆者倒是很支持,尤其是明星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