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哈佛也想在NCAA佔有一席之地

如果在十年前,大家可能認為哈佛的體育不在競爭行列中,但這幾年哈佛如何從男籃項目翻身,進一步深化和重塑學校不同品牌形象的過程,卻成為全美典範。

哈佛過去體育競爭力較低,更精準地說,它是整個常春藤聯盟的縮影。雖然哈佛是美國第一級大學中有最多體育代表隊的學校,男女合計總共42支隊伍,各級項目總共七千個運動員,但其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有限,關注度也無法和其他體育名校相比。如果熟悉美國大學生態,體育部門不僅是為校爭光,更是賺取大筆收益的絕佳機會。知名籃球強校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一年能賺進超過兩億美元,進而幫學校在學術領域外塑造體育強校的品牌形象。



哈佛體育轉捩點 由管理階層率先改變


哈佛男籃在2007年聘請了現役總教練 Tommy Amaker執掌兵符。Amaker出身杜克大學(Duke),畢業後留在母校擔任「Coach K」Mike Krzyzewski助教長達十年,是當時全校眾多校隊教練中唯一的非裔總教練 。Amaker說 :「在哈佛,我們當然希望球隊變成整個常春藤甚至全美強權,但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想球員被定義只有在運動場上成績優秀。」歷任哈佛總教練上任時總會如此宣誓,但唯有Amaker讓這支球隊從體質上有了根本改變。

過去哈佛在常春藤聯盟冠軍賽都未能取得佳績,唯一一次打進NCAA錦標賽還是1946年的陳年往事。Amaker上任後第一個重要決定,就是打破過去哈佛白人球員為主的現象,大膽啟用華裔的林書豪(Jeremy Lin)擔任隊長,也成為林來瘋(Linsanity)的序曲。

體育文化的建立與改變,並不是特效藥投下去立即見效,Amaker第一季2007-08球季只有8勝,第2季勉強達到5成,第3季才突破20勝。但不甘於男籃只作優秀學術名校的附屬品,Amaker企圖讓哈佛男籃徹底改頭換面,從2009開始連續六個球季,哈佛男籃的成績沒有低於20勝。


圖:林書豪於球學論壇

精準投入資源 聰明運用預算

根據美國教育部「Equity in Athletics」統計,哈佛每年體育招生預算只有一百萬美元,甚至不到其他南方體育名校單一運動項目的1/3;以籃球來說,在2006年哈佛還沒大力投入籃球發展時,男籃年度預算只有58萬美元,總收入約112萬美元,到了2018年投入成本提升了近1.5 倍,達到147萬美元,總收入達到250萬美元。乍看之下似乎很多,但相較同為Mid Major(中游聯盟)學校的男籃小學校強權岡薩加大學(Gonzaga),哈佛的收入只有Gonzaga的1/6左右。和Amaker過去母校杜克大學相比,哈佛男籃招生預算不到其1/3,籃球隊總預算更僅是其6%。




招攬體育長才 仍堅守學術本分


雖然目前還無法與籃球強權學校相比,但哈佛抓準大方向,把握有限資源,推出一連串改革,即使沒有獎學金,他們提供大量經濟補貼和學業輔導,吸引更多高中好手加入。2016年名校Ohio State鎖定的前鋒Seth Towns最終選擇加入哈佛,近幾年收的泰裔混血Justin Bassey和越南裔混血Christian Juzang也是著名的例子。上述這幾位球員在學業表現上,最低GPA仍達3.9/4,也顯示哈佛籃球項目往學術與運動兼優發展的決心。學校體育招牌建立之後,願意相信哈佛並加入的優秀球員顯然更多。



建立體育文化 翻轉常春藤學校體育形象


短短幾年間哈佛的改變令很多人刮目相看,但接著帶來的整體效應和影響,連Amaker都始料未及。從哈佛連續四年挺進錦標賽開始,其他常春藤學校開始注意到體育項目帶來過去前所未有的關注,學校形象也連帶改變。有人說過去常春藤是NCAA中的活化石,原因在於他們是唯一沒有舉辦聯盟錦標賽的分區,其餘31個NCAA分區至少都在三月開打分區錦標賽決定64強門票,也是「三月瘋 (March Madness)」前半段的重頭戲,但自2017年起,破天荒由哈佛主導,於常春藤聯盟推出一個規模四隊、為期三天形式的錦標賽,稱為「 常 春 藤 瘋(Ivy Madness)」,得到各校教練一致好評。



資源整合有助基層運動環境共榮


哈佛大學在2019年募款計畫中,共獲得14億美元的捐助,位居頂尖大學之冠。其中30%來自基金會、26%來自校友,更有18%來自企業與非校友。此筆金額也使得哈佛在體育的各項目運作上有更多空間。

台灣近年也越來越多企業投入體育項目的贊助,在籃球部分,像是富邦人壽贊助國內大專籃球賽事,也與各校合作設立獎學金,不僅讓這些學生球員無後顧之憂發展其體育長才,更舉辦大型賽事,讓他們有更大的平台互相交流切磋球技,進而也為國內的籃球運動儲備基層能量。

體育文化的建立與品牌形象翻轉,不光是預算多寡,哈佛證明用對方法,合理運用現有資源,也能帶動整個常春藤聯盟共同發展。哈佛男籃重視學業與體育的成功案例,也提供學生籃球一個新思維,球隊的用心投入不僅提升學校的品牌形象深化再造,也連帶感染同聯盟鄰近學校效仿,達到整個環境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