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所以然;U17輸埃及技戰術分析

太多人來信討論,也在協助指導高師大男籃過程,幾乎發生相同技戰術問題;為此,一併討論。



『手部不合法動作』

如下圖示之犯規,藍色箭頭所指白色球衣中華隊球員手不合法動作所致;為什麼會這樣?關鍵在於,防守者面對持(運)球者球推進時,往往手臂都是「伸直頂住運球者」,你這樣超出身體垂直、立體原則,去侵犯、阻撓進攻者,當然是犯規;現在問題是,我們籃球教練怎麼會這樣「教」?包括高師大男籃,這二天我們做很多一對一對持球防守、一對一對運球的防守訓練時,也一而再、再而而三的發生手部不法動作。

比較離譜的是,球員被告知犯規,竟然一臉疑惑的說:我這樣怎麼是犯規?基層籃球教練們:技術指導,「要合於籃球規則之內」。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防守時下手』

如下圖所示,藍色箭頭所指埃及球員運球切入,在中華隊防守時,防守者疑似下手所致;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教練在指導對運球切入的防守,沒有很明確告誡球員:跟隨就好、不要下手這樣技術指導,包括在跟隨運球切入者的防守,提醒防守者「雙手高舉」這樣的明確。

由圖所示,這裡三位相關防守者的六隻手,只有一隻手是高舉過頭,另外五隻手都是處於腰部以下,當然容易在運球切入「情不自禁」疑似抄球過程,被判犯規。





『進攻時球沒有抓好』

臺灣很多球員,可能在基層訓練過程,「球感(ball-handing)做的太少」之故;所以,運球收球時掉球、持球準備投籃時掉球、防守者輕碰身體時也掉球等等的,如下圖所示「球沒有抓好」失誤。

為什麼會這樣?以四年前指導土庫國小女籃、二年前指導立仁國小男籃,以及去年開始指導文安國小男籃、甚至指導大學系籃等發現:他們根本很少做球感的訓練;想當然,持球基本動作不佳,運球收球掉球就是屢見不鮮的事。





『防守只看到球,沒有同時看到人』

如下圖所示,白色球衣的中華隊球員,在藍色箭頭所指埃及球員於球場右側低位持球時,中華男籃的其中四個人「都只注視著球」,而沒辦法同時看到人跟球;這和阻絕防守基本動作姿勢,所要球的「ball、man、me」裡是有出入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教練提疑:為什麼要同時看人、看球?我反問:你防守只看到球,沒看到空手切的人,怎麼樣阻絕他接球攻擊?你防守時只看到球,沒看到人的話,對方投籃,你怎麼樣知道進攻方在那裡;然後,怎麼樣找到人卡位?你都不知道人在那裡?你要卡鬼喔?這也是昨天,我們協助指導高師大男籃,進度在阻絕、幫忙還原(help and recover)與強弱邊(strong side&weak side)輪轉(rotation defense)時,防守球員經常因為「沒看到人」,所以,漏人、防守位置(position)不對的錯誤問題關鍵。





『卡位是?』

我們那個帥哥教練經我解釋以後,笑開懷的又問:老師,我看騎士隊的卡位就「很變態的面對面卡位」,這樣可以嗎?為什麼不可以,只要不犯規、只要不讓對方搶奪籃板球,那就是目標呀;又有教練問,U17男籃為什麼會這樣?我猜:基本卡位技術的練習太少,所以,「沒辦法反射」之故;看對手投籃之瞬間,中華隊球員每個人,都還站得那麼高,也沒有立即尋找對手去卡位,當然就沒有防守籃板球。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下圖所示,教練申請暫停指導:擴臂卡位動作;我直覺反應:假如卡位只要嘴巴講就可以做好,所有籃球技術應該都不會太難!

除此之外,比賽中球迷有沒有發現:弱不禁風的中華男籃,根本推不動、卡不住身材厚實的埃及球員;這裡呈現出:沒體能,不要談卡位。
『對持(運)球設立掩護防守技術』

如下圖所示,中華男籃沒有人貼身跟隨運球者推進,讓藍色箭頭所指的埃及球員輕鬆運球急停投籃投進3分球;這裡問題三個是:進攻方設立對球掩護(on ball screen),隊友被遮蔽沒告訴聯絡(communication);其次,從圖示裡可知,防守運球者不知道貼身從上面跟隨(over the top)防守;最後是,防守設立掩護者(screen defender)的白色中華隊球員,不知道立即採取交換防守(switching)。

儘管對持(運)球掩護防守,在今年NBA冠軍賽裡,多數都是交換防守居多,前面幾場球賽也出現過障礙後還原(show and recover);不過,現實球賽裡,這個防守的技術,顯然還是不夠純熟。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師大男籃昨天演練全場攻守時,也發生類似情形:防守都不講話;鄭錦和教授在暫停時告誡:聯絡(communication)是一項防守技術;我們補充說明提及,好的防守球隊是「很吵雜」的,去講話、要提醒隊友、要鞭策隊友等。





『體能訓練』

有三個教練提到,U17中華男籃跑不夠快主要因素在那裡?這問題剛好在昨天結束高師大男籃指導後,與鄭錦和教授、徐耀輝教授閒聊時提出,馬克操與乳酸系統的速耐力訓練(例如800、400、200、100公尺等),這些在田徑場訓練的利弊與「根據原則」事情。這其實先前就提出好幾次疑問是:當我們看到陳偉殷、王建民等棒球投手,都在準備運動時操作馬克操,到底是棒球投手比較需要跑步技巧,還是我們籃球選手比較需要跑步技巧?包括棒球投手比較需要改善髖關節柔軟度,還是我們籃球選手比較需要提升髖關節柔軟度?

高師大男籃的柔軟度以及身體碰撞的抗壓都不足(應該是說,身體重心太高,所以經常身體不夠穩定),這和U17男籃如似;對此我向一位比較熟稔的教練說:國內有不少籃球教練總對,專業體能訓練師所提的訓練處方嗤之以鼻,你可以想見:很多籃球隊的體能訓練還是土法煉鋼是可想而知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走步』

如下圖所示,藍色箭頭所指白色球衣的U17男籃發生走步情事,這也在這二天協助指導高師大男籃時時而可見;鄭錦和教授提醒:當五年前韓國隊在亞洲與世界級比賽,老是被抓走步以後,他們就痛定思痛決議:儘量、甚至全部都採取「雙腳跳停接球」的基本技術因應。

可也是,臺灣還有很多籃球教練「還來不及跟隨」,也繼續學韓國隊的單腳跳停接球,再做刺探步的三角步法;於是,在軸心腳搞不定情況、忘記那一隻腳是軸心腳情形,走步就屢試不爽了。錦和教授呼籲:你要指導單腳跳停接球,你需要把軸心腳與腳步技術練好;你不能在美國球員基本動作很紮實情形,你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依樣畫葫蘆,沒有腳踏實地練三角步法,走步當然容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