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網隊史的罪人?Billy King 無法擺脫的「The Trade」陰影

早晨 5:45 鬧鈴響起,Billy King 才剛於午夜之後結束昨天,再享有不足四小時的睡眠後,得趕在《今日秀》、《Morning Joe》開播前,送孩子去學校。這段期間手機會響個不停,有 NBA 球隊、經紀人甚至是球員。接著搭乘飛機前往亞特蘭大,參與 NBA TV 的節目錄製,又或者飛往紐約參加例行會議。這是 Billy King 過往幾年的人生,曾任職 NBA 助理教練、總管與球隊總裁,現在他是 ReachMe TV 運動部門的負責人,一間專營酒店與機場的電視頻道。

這是一份好工作,說真的!King 是「內容獵人」,負責將 ReachMe 團隊內容推向運動世界,偶爾會和 NBA 主席 Adam Silver、前主席 David Stern 以及其他高層,例如 Mark Tatum 等人見面開會。新工作也非常棒,舊愛卻還是最美。

King 在布魯克林擔任 GM 長達五年,經手上百筆調度,最知名的莫非於 2013 年的「The Trade」。被書寫在維基百科的第一段,當年被視為籃網奪冠的第一步。球團送走 Gerald Wallace、MarShon Brooks、Kris Humphries、Keith Bogans 以及 2014、2016、2018 三年的首輪選秀籤,再加上 2017 年交換選秀順位的權利,向波士頓塞爾提克換來 Kevin Garnett、Paul Pierce、Jason Terry。

然而,這筆交易就宛如無法抹滅的紅字(Scarlet Letter,由知名作家 Nathaniel Hawthorne 於 1850 出版的小說,其典故為,女主角因通姦而在胸前烙印一個明顯的紅字 A)。參與這筆交易的其他管理層,不少人仍活躍於 NBA,例如當時的助理 GM Bobby Marks 目前是 ESPN 備受尊敬的分析師,球員招募總監 Frank Zanin 則被挖角至雷霆擔任球探,唯有 King 在 2015-16 賽季離開 NBA 後,就退出這個圈子,仿佛「The Trade」的罪孽通通由他一人承擔,儘管對於 NBA 保有一絲熱情,卻再也回不去。

King 接受《運動畫刊》訪問提到,事隔多年,這筆交易仍纏繞於他的腦海,「感覺它持續徘徊心頭上,那是我必須克服的。許多人都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也會和我的工作有所接觸,但有時候外部的議論,反而蓋掉來自裡面的聲音。」

「我是 GM,是有責任的。」理所當然,當時俄羅斯老闆 Mikhail Prokhorov 大手筆進駐球隊,將 King 扶正為總管職,誓言要把尼克球迷全部變成籃網迷,更放話在 2015 年奪冠,Prokhorov 願意不計豪華稅,給予 King 最大的權限去操盤任何能奪冠的球員,且要 Win Now!

如果效力的不是籃網, King 還會做出同樣的交易嗎?「不會。」他坦言,當時身處的環境與氛圍,是執行交易的最大原因,但並非唯一的理由。這筆交易沒有毀了 King 的人生,也沒有徹夜失眠,這些都誇大了,只是他承認偶爾回想起當時,有時候會重新思考,選秀籤數量是不是太多?若少送一個如何?交換選秀權有必要嗎?可能會拒絕吧?

「時機」最讓人苦惱。波士頓在選秀夜前同意交易,他們還得先說服 Garnett 放棄霸王條款為籃網打球。King 回憶,「早該說,再給我一天想一想,至少明天早上再談,重新招集大夥好好商量,我得告訴 Danny,再給我一天!可能就會修改交易內容,接著說,Danny 你看,所以事情看起來很棒啊!早上讓我們完成選秀,並且好好談談吧!肯定有所不同。」

無法擺脫「The Trade」陰影,King 深知這點,但他認為不該用這段過往來定義自己的成就。早年在費城 76人,King 就完成非常出色的重建工程,選秀挑走 Thaddeus Young、Andre Iguodala,在二輪選秀挖寶找到 Kyle Korver、Todd MacCulloch、Lou Williams、Willie Green 等人,並巧妙維持 Allen Iverson 與 Larry Brown 之間的關係,最終球隊在 2001 年打入總冠軍賽。

「回頭看這些,那是我最棒的幾年。」談起 76人,那是 King 講到都會笑的時光,他說 Iverson 與 Brown 的個性其實很像,只是表達方式截然不同,「他們都想贏球,只是不知道該如何溝通,所以走向媒體,反倒讓導火線開始燃燒,早點坐下來好好講,就沒事了。如果雙方不願面對面,你就必須盡快處理。我必須看早上報紙,才知道 Allen 又說了什麼,所以我得介入和 Larry 解釋,那反過來 Larry 向媒體說了什麼,我就必須找 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