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停止台版火箭的稱號 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的相對悖論

經歷了三站熱身賽,P. League+四支球隊各自展現截然不同的風格,無論是從領航猿的無為而治、攻城獅充滿活力的快節奏,到勇士花費大量銀彈所收穫的成效,倘若開季另外加上洋將的輔助,相信絕對值得期待。不過我們今天要談論的主角,卻是在結構變化上相對沒這麼大,且洋將早已來台磨合的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

夢想家於這四支隊伍之中的色彩也十分鮮明,但卻不失有另外三支隊伍的風格。首先從陣容來看,包括黃金世代的田壘及楊敬敏都在老將位置佔有一席之地,中生代包含開朝元老吳松蔚、李德威等也都無非是聯盟中堅戰力,下至年輕小將林俊吉、譚傑龍也都是過去在UBA及HBL擁有響亮名聲的人物。


照片來源:本人親自拍攝
三站下來也許在帳面戰力上未必能和勇士匹敵,但夢想家卻展現另外兩支隊伍所沒有的穩定表現。「我們在對上勇士前甚至沒有花上30秒去研究怎麼應對,而是將所有精力專注於自己身上。」當第三站最後一場比賽敗給富邦後,夢想家總教練Kyle Julius說到。

請繼續往下閱讀
Julius這席話絕非自我安慰,畢竟熱身賽的目的本來就是用於調整狀況,無論聯盟本身還是球隊皆然,作為總教練的Julius自然也以此目標邁進。

Julius之所以會在夢想家揭幕將和台新銀行攜手的那天,公布Julius與球團簽下3年合約不是沒有道理。”Battle Level”是Julius上一季替球隊所注入的能量,這也是過往台灣籃球較少出現的強烈字眼,在接受訪問時他表示:「我希望球隊本身能夠保持著競爭,無論是老將或年輕人都能隨時具有競爭的意識。」

這種競爭意識不單單只是作為他們對抗他隊的價值,同時也是在隊內文化構築的重要拼圖。「因為在練球我有時候會單手上籃被撥掉,所以敏哥(楊敬敏)就規定我不能再單手上籃,不然就會有懲罰。」類似王柏智和楊敬敏的這種互動正是”Battle Level”的體現範例之一。籃球終究是競爭為主體的產物,不可能永遠隊內都保持著和諧,因此相互刺激與提升心理素質自然有其必要性。

請繼續往下閱讀


照片來源:本人親自拍攝
過去不管是休賽期還是去年ABL時期,由於富邦本身就擁有足夠的資金,因此他們在招攬人才上無疑具絕對優勢,相形之下,夢想家的操盤則更加穩紮穩打,從劣勢中試著慢慢補強。不過接下來有了台新的資助,即代表夢想家不必再替未來擔憂,且可以專注做好自己的工作。

「只有球隊有在賺錢,他們(球員)才能有尊嚴地工作和打球,他們的價值應該要建立在商業上的被肯定,而不是建立在球隊股東的嗜好與興趣。」當有人問及夢想家為何讓台新銀行冠名後,管理階層之一的陳立宗這麼表示。

讓球隊被冠名這種事並非首例,甚至連NBA都會讓球館隨著商業利益更名,讓球衣贊助標以商業形式在螢幕前曝光,倘若只是用片面「透過賣名而轉虧為盈在經營球團上非常危險。」這種話即帶過,非但能提供實質幫助,同時還會將不必要的框架套牢在以往「人情」價值觀之上。對於一個希望在未來能實質營利的聯盟來說,其實才是更危險的想法,甚至用更直接的說法:「倘若當初兄弟象不是賣給中信,他們現在又何去何從呢?」


照片來源:本人親自拍攝
規劃一支球隊絕非單一賽季的事,若以NBA為例,小至半季大至五年都是球團在操盤上的著眼方向。夢想家前三個賽季分別和三名不同的教練簽下單一賽季合約,但今年卻選擇續約Julius,甚至讓他擔任未來三年的主帥,除了希望延續他在前一季幫助球隊繳出的好表現外,更重要的則是期盼他能打造一支具備成熟體系以及擁有優良團隊文化的隊伍。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在建立球隊文化時有我自己的一套哲學,這套哲學分成20步,而這20步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是團結,緊接著是團隊韌性,而最重要的是讓球隊能塑造成強大的型態,就像邁阿密熱火那樣。」團隊文化的建立始終都是屬於長期的過程,它不會是個能被明確看見的結果,但卻會是球隊在成長時很重要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