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MJ苦戰的光頭白襪大軍—印第安那溜馬

少主不斷更迭,似乎已成溜馬這幾年的常態。從Jermaine O’Neal、Danny Granger、Paul George到Victor Oladipo,溜馬迷們都期待他們能接下Reggie Miller的火炬,帶領球隊再次挑戰總冠軍,卻總是事與願違。

這也使人更懷念Miller,懷念他帶給我們那長達18年的美好。

回憶那段歲月,哪一季的溜馬可能最令球迷印象深刻?或許1999-00賽季會是選擇之一。溜馬帶著56勝、東區第一的戰績,隊史第一次殺入了總冠軍賽;雖然鎩羽而歸卻也無憾,因為當時我們都相信神米還在、溜馬還有機會圓夢。

但現實是——「大鳥」Larry Bird堅持執教同球隊不超過三年的原則,毅然離去;接手的Isiah Thomas……就莫再提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前進總冠軍賽這個隊史里程碑之外,筆者另一段印象深刻的溜馬時光,是1997-98賽季。那是Bird執教的第一年,例行賽58勝創下當時隊史紀錄(後被2003-04的61勝打破),獲得年度最佳教練。重要的是,季後賽所展現出的團結、韌性,差一點就終結了衛冕軍公牛的連霸之路。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攤開該季的球員名單,32歲、正值球員生涯顛峰的Miller是攻擊主力、決勝時刻的冷血殺手,後場搭檔是經驗老到的組織高手Mark Jackson。鋒線方面,7呎4吋中鋒「荷蘭扣籃人」Rik Smits、硬漢大前鋒Dale Davis,都是溜馬一路栽培的球員;季前從勇士換回的「上帝左手」Chris Mullin,雖然已34歲、身手開始退化,但豐富經驗仍能在小前鋒位置上助球隊一臂之力。上述五人是該季球隊最常搭配的先發組合,他們五人同時在場時,每100回合可以比對手多拿14.7分,效率驚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先發,球隊替補也不能小覷。鋒線上,另一位身高較矮、但機動性高的大前鋒Antonio Davis,能彌補Smits移動較遲緩的弱點;他與D. Davis也時常一同捍衛禁區,被球迷暱稱「Davis兄弟」「大小Davis」。替補小前鋒則是有防守見長的Derrick McKey,以及才華洋溢、逐漸打出名堂的Jalen Rose。替補控球Travis Best雖然身高僅有5呎11吋,但速度飛快,能上場搶分,而射手Fred Hoiberg也能分擔一些控球任務。

那一季,東區只有一支球隊比溜馬戰績更好,就是62勝、尋求三連霸的公牛;溜馬要在季後賽走出東區,也勢必得闖過這一關。為了展現奪冠決心,球隊全員在季後賽開打前做了一個決定:剃光頭、穿白襪。

請繼續往下閱讀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這一支光頭白襪大軍,在季後賽也展現了超強的戰力與凝聚力。先是在首輪以3:1輕取Shawn Kemp領軍的克里夫蘭騎士,第二輪又以4:1淘汰了宿敵尼克。前二輪溜馬在主場一場未失,帶著高昂士氣,要在緊接而來的東區冠軍賽,與衛冕軍決一死戰。

去年推出的公牛王朝紀錄片《最後之舞》,也談到了這個經典系列賽。參與公牛第二次三連霸的替補中鋒Bill Wennington回憶:「與溜馬的對抗,是我們打過最艱難的系列賽。」Michael Jordan也提到:「如果要選一支在東區給公牛造成最多麻煩的球隊,印第安那可能是底特律(壞孩子時期)之外最強硬的球隊。」

其實當時溜馬在前兩戰並無法在公牛主場占到任何優勢,苦吞二連敗;然而回到溫暖的家,溜馬展現季後賽主場不敗的氣勢,第三戰Miller先跳出來,拿下28分取得系列賽首勝。接著第四戰換Smits發威,轟下26分,不過最後剩2.9秒時,溜馬還是以93:94、一分之差落後公牛,這造就了Miller生涯經典畫面之一;他從底線繞上三分線弧頂時,趁著換防推了Jordan一把,創造出接球、投籃的空間,以一擊石破天驚的三分彈幫助球隊逆轉戰局,也扳平了系列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