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奧運:美國沒有變強,而是各國變弱

預賽慘勝不禁讓人想到,這次美國真能完成奧運三連霸嗎?預賽打成這樣,強度更高的複賽呢?



靠著進攻三巨頭,Kevin Durant、Carmelo Anthony、Kyrie Irving難以阻擋的單打,即使防守千瘡百孔,美國仍能連過三關。賴以為生的防守崩壞,能否及時調整回來,是美國複賽能否順利,甚至最後能不能拿到金牌的關鍵。在那之前,所有的人都充滿疑問,美國能衛冕成功嗎?

類似的問號,在剛剛開放NBA球員打國際賽時,完全沒有出現過。1992年的巴塞隆納,真正、可能也是惟一的夢幻隊,一路橫掃千軍拿到金牌。當年創下的娛樂城淨勝分,到現在還是高掛在那邊。2012年倫敦奧運,已經不再自稱夢幻隊的美國,即使有兩場比賽勝分不到兩位數,但因屠殺奈及利亞83分,讓他們的勝分是美國奧運史上排第二。本屆奧運,因連續三場苦戰,導致美國預賽平均勝分僅有23.4,今年奧運最後勝分會是多少?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前幾次國際賽,尤其是世錦賽,美國都派出相對較弱的陣容;這屆奧運開打,陣容一樣不是最強。前幾次用比較差的陣容,卻還能奪冠,真的是NBA水準再次提升了嗎?其實不完全是這樣。首先,世錦賽各國競爭的強度本來就不如奧運。再來,前幾次成功可能不是美國變強,而是各國變弱了。

以下的數據來自一堆數字魔人的網站Fivethirtyeight,用美國隊當作的標準,利用各國和美國交手的結果,衡量”帳面上”整個盃賽的強弱。從1992年以降,除了1998年因為NBA封館外,每次的奧運和世錦賽,美國幾乎都是全NBA球員出擊。美國曾經參加過2003、2007兩次美錦賽,但這兩屆的比賽即使都是NBA球員出擊,因強度較低所以數據並不採納。扣除今年奧運還沒打完,總共有11次盃賽。

我們用來計算球員天分的標準,是球員的BPM(Box Plus Minus)。考量到不管是世錦賽還是奧運都在暑假舉行,我們盡量取球員前一個球季還有後一個球季的BPM平均。舉例來說,Michael Jordan在1992奧運會上的天份,是91-92(30.1分,BPM8.6)以及92-93(32.6分,BPM9.5)兩年平均。NBA的例行賽中,球隊戰績和總天分具備穩定關係,天分越高的球隊戰績越好。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我們可以用美國隊帳面的天分總合,對比奧運或是世錦賽的平均每場淨勝分,衡量美國對手的大概強度在哪邊。當然,球隊集訓時間的長短,球隊內的化學效應,主場優勢、體育博彩裁判哨音,還有球員在奧運、世錦賽中的小傷,消化比賽的隨便打打,甚至是一連串盃賽打下來身體的疲勞程度沒考慮進來。一切數字,只用最後的分差來計算。

下表中,由左到右分別是年份、奧運或是世錦賽、帳面的天分、還有盃賽打完的淨勝分,排序方式以帳面天分高低。



毫不意外歷屆美國隊中,最具天份的球隊是1992的夢幻一隊。用各個球員在比賽中出賽的分鐘數,忽略掉真實狀況和預測之間的複雜關係,1992年夢幻隊在每100回合中,有高達+23.1的BPM。這樣的強度有多高呢?歷史上單一球隊當中,BPM計算出來最高的球隊是95-96創下72勝的芝加哥公牛隊,+10.8。15-16年甫創下73勝例行賽紀錄的金州勇士,這個數值是+8.5。

夢幻一隊這麼高的BPM,在統計模型中,如果跟BPM是NBA平均的球隊交手,淨勝分是25.9。巴塞隆納奧運會上,夢幻隊的淨勝分高達43.8,隱含著他們的對手比NBA平均水準的天分還要差17.8分。這個-17.8的數字有多差呢?91-92年NBA天份最差的球隊是丹佛金塊,經過賽程調整後,他們跟NBA平均的球隊交手的淨勝分是-7.6分。夢幻一隊真的很強很不切實際,但他們的對手也真的挺弱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正如你我所知道,美國在國際賽的好景不長。雖然1994年世錦賽,美國以較弱的陣容,再次以淨勝分38分的差距橫掃對手,但世界各國很快追上美國的腳步。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美國再次派出夢幻隊,這支球隊的帳面天分僅次於1992年的夢幻一隊。高達+20.8的BPM,雖然全勝封王,但淨勝分剩下32.5分。跟NBA平均水準的球隊比起來,這樣的天分和淨勝分轉換,1996年奧運會的對手僅差了9分。跟1992年的17.8分比較起來,這幾乎是一倍左右的差距。四年的時間,世界各國快馬加鞭的追上美國。
從此之後,美國跟世界的差距每次都在縮小。一方面來說,是美國徵召越來越不順利,另一方面是世界各國變得更強。一來一往之間,最後美國的悲劇發生在2004年雅典奧運。這年奧運前,美國奧運史上只輸過兩場球。2004年拿到銅牌就算了,還一口氣在奧運輸了三場。儘管帳面上來看,2004年美國陣容的天分不是最差的,最差的是2000年雪梨奧運。不過2000年在澳洲,美國最後險勝立陶宛、小勝法國拿到金牌。2004年美國的淨勝分只有4.6,根本是悲劇。

對於美國在雅典奧運的慘敗,球迷、專家歸咎於薄弱的陣容、爛透了的化學效應、籃協選人和教練用人配不上等等。但最重要的,或許是1992年開放NBA球員打國際賽後,世界各國的水準快速提升。雅典奧運打下來,用上述帳面天分和淨勝分的方式衡量下,美國在奧運的對手比NBA平均的球隊好9.8分。對比12年前的數字,這幾年國際籃球水準真的進步很多。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雅典奧運也是世界各國追趕美國的巔峰了。2004年慘敗後,美國2006年世錦賽召集了一票更強更有天份的球員。可以從上表的天份對照表看出,2006年世錦賽可說是歷年除了奧運外最強的美國隊。雖然在準決賽摔了一跤,被希臘擊敗而無緣登頂封王,最後只拿下第三名,但整個盃賽的淨勝分有20.4分,比雅典奧運進步不少。這次復仇失敗,兩年後的北京奧運救贖隊找了更強的選手,最後攻頂成功,淨勝分27.9分,以NBA球員為主的美國隊,連續輸掉三次主要的國際賽事後(2002世錦賽、2004雅典奧運、2006世錦賽),終於再次站上世界的頂峰。

2010年世錦賽美國以年輕球員出擊,帳面上天分是NBA球員組隊以來最低。美國最後順利封王,一方面是自己的嚴防,攻守策略得當,加上Kevin Durant一夫當關;另外一方面是世界各國的水準往下走,競爭強度不復2004雅典奧運。不管怎樣,美國睽違16年(1998年世錦賽碰到NBA封館,NBA球員全部缺席只拿到第三。美國上次世錦封王得追朔到1994年),再次於世錦賽攻頂,暨2008北京奧運後再下一城。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4年世錦賽故事劇情雷同,雖然真正一線球星不多,但美國靠著三分球狂轟猛炸,加上世界各國陸續進入換血期的衰退,美國全勝封王,淨勝分再次超過30大關。這也是美國睽違20年之久,世錦賽勝分再次超過30分。

下表顯示1992-2014年世錦賽、奧運會上,美國對手和NBA平均水準球隊相比的程度。從表中可以看到,奧運會的競爭強度一直都是高過世錦賽,2004年雅典奧運是各國的顛峰,其次是2006年的日本世錦賽。

paine-dream-teams-1

相對強度是透過NBA球員估計而來,跟美國沒有打到的球隊不會列入參考,難免有不準確的地方;此外,這種估計方法也沒有針對NBA本身強度的增減調整,純粹參考用。即使如此,整個趨勢還是相當明顯,美國的確從2004年的慘敗後提高了選才的嚴謹程度,即使不是最強陣容,還是有一定水準,但帳面天分的增加幅度不如淨勝分的成長。這表示甚麼?各國追趕美國籃球水準的腳步已經放緩,甚至出現青黃不接的狀況。



本屆奧運會是這趨勢的試金石。根據美國的陣容來看,本屆奧運是2004年之後最弱的,在歷屆奧運代表隊中倒數第三,贏過雅典和雪梨的代表隊。美國能否克服這次陣容的弱勢?世界各國能否扭轉跟美國之間的差距?再三場比賽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