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h McRoberts:在Ben Simmons之前的Ben Simmons

我想有在看NBA的人,應該有不少人都知道Josh McRoberts是誰吧?

長得挺俊俏的(至少我是這麼覺得啦),有著中鋒身材卻娛樂城喜歡投三分和傳球,且傳球技巧還很不錯。是一名類似所謂的「大後鋒」,非常特別的球員。









而眾所周知,他的生涯多是在各隊流浪中度過,最頂峰是13-14賽季在山貓被拔擢為先發,在Al Jefferson身旁擔任Stretch 4以及高位策應的角色,成功繳出8.5分4.8籃板4.3助攻的全能成績。







但後來被熱火簽走後由於傷勢與適應不良,便再次陷入苦坐板凳至今…

好的,到這裡為止,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知道的McRoberts。







那,你知道2005年時美國有個高中籃球員,他身高6尺10吋,臂展7尺1吋,有著中鋒身高卻是後衛打法,球風飄逸自由且體能勁爆,能飛天爆扣也能靈巧妙傳…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當年,那個人是僅次於新一代天行者Gerald Green的全美第二高中生。

而湊巧的是,他也叫做Josh McRoberts。







那這個McRoberts後來怎麼了呢?

原先許多人希望他直接跳級NBA成為末代跳級生,而當下以他在高中的身價與表現來看:全美排名第二、當年最全能的鋒線怪物、麥當勞明星賽MVP、就連灌籃大賽也能與Green一別苗頭——這樣的天才小夥子,所有人都深信只要McRoberts跳級,鐵定會是前五順位,甚至是前三順位大熱門。








可是McRoberts深思熟慮後,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去NCAA修練自己。

隨後,這名天才高中生宣布加入了Duke,成為藍魔鬼的一份子。







而不修練還好,這一修練下去,Josh McRoberts的人生也就從此走向了另外一條道路…



我們都知道,Duke是一間體系穩定,球員各司其職、謹守本分的學校。在這樣嚴謹的體系下,根本沒有讓McRoberts和高中一樣自由控球揮灑的空間。

不僅如此,以大前鋒身材打後衛球風、習慣規避衝撞的McRoberts,甚至還被K教練指派去扛中鋒、做內線髒活。

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果McRoberts為了打中鋒只好努力增重,大一一年中,方向錯誤的訓練,逐漸催毀了他原先跑跳自如、能從一號打到四號的體能與身材。到最後,球風本來就不硬朗的McRoberts速度慢了、不再靈活,但卻依然撞不過其他NCAA的肌肉內線。







就這樣渾渾噩噩的讀完一年後,McRoberts只繳出8.7分5.3籃板的數據,身價也從前三一路暴跌探底。在這個情況下他根本不敢投入選秀,最終只好再接再厲,宣布回到Duke打第二年。

就這樣兩年下來,Josh McRobets變成一個四不像。

跑不快、跳不高、打不了內線、抓不到籃板、也沒辦法再控球。







他被Duke完整的體系封鎖住了,他的球風原本是充滿自我風格的,是無法被拘束、被制式化的,但偏偏當時卻沒有人理解到這一點。

於是McRoberts為了讓自己看起來融入體系,他犧牲了天賦,抹去了自我,讓狂野的橫溢天資終被馴化為渺小的合群。

而最後他唯一能做到的,就只剩下因為壓力過大而被場邊攝影機捕捉到他在板凳上痛哭流涕。






最後終究逃不過選秀命運的McRoberts,還是宣布投入了2007年的NBA選秀。

而選秀當天,在6月的炎熱夏夜中,他等了又等、等了又等…從前三、前五、前十,到樂透。

請繼續往下閱讀

啊,那曾經是屬於他的地方,但也只是曾經。

於是再等、再等…從首輪中、首輪末。

嗯,看來自己已經連首輪入選、拿張保證合約的能力都沒了是嗎?

這位曾經的天才高中生走到了這步,當時的表情究竟是如何?會是無奈的苦笑,還是無聲的再次落淚呢?沒人知道。事實是,他根本沒被邀請到會場。

最終,McRoberts以第二輪第三十七順位入選,更無奈的是,他居然還是被根本沒位置給他打的拓荒者選走。







於是他就這樣又再坐了一年的板凳,場均成績是1.5分1.3籃板,不過以一名二輪新秀來說,這回也沒人會再責怪McRoberts。

因為也已經沒有人會再在乎他了。

隔年,McRoberts就離開了波特蘭,開始了我們知道的那趟流浪之旅。八年內換了五支球隊,足跡從西邊的洛杉磯,橫跨美國遠至另一端的邁阿密。
最後的最後,那個無所不能、瀟灑不羈的天才籃球少年McRoberts,就變成了現在我們認識的這個McRoberts。







當然,McRoberts在高中時也並非沒有缺陷。他從那時開始就被許多人詬病沒有自己的進攻絕技、得分欲望過低,只會賣身高和體能在快攻灌籃和補灌而已…

等等,聽起來是不是似曾相識?

…是的,我之所以會想到McRoberts,事實上正是因為看完夏季聯盟後突然驚覺,他,實在是和今年的選秀狀元Ben Simmons有許多相似之處。







但Simmons加入了無大將的LSU,全心貫注地發揮天賦,用傳球與智慧證明了自己,成為了被期許撐起一支球隊的選秀狀元;而McRoberts卻是第一步就走錯,走進了一個對自己來說是牢籠的去處,成了一個四不像的板凳球員。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而如果,當年McRoberts直接跳級加入NBA,是不是將會有另一個Lamar Odom?

或是如果他決定加入一間能給予他空間的大學,是不是十年前就已經有另一個Ben Simmons進入聯盟呢?

是不是,如果有那些如果,Josh McRoberts這個名字現在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甚至是聯盟力捧的全能球星?

是不是,如果有那些如果,Ben Simmons就會被認為是「下一個Josh McRoberts」?



但,這一切老早就已經過去、也太遲了,不是嗎?



如今我們也只能從那些偶然間靈光乍現的背後妙傳來回憶當年的他了。

只是這些傳球,就猶如一部曾經可能寫成的華麗詩篇,寫到一半卻被迫停筆而留下的殘篇斷簡一般…

看著,總是令人不勝唏噓。


而這,就是在Ben Simmons之前的,另一個Ben Simmons的故事。

也是,現熱火隊板凳球員,Josh McRoberts的故事。

或者應該是這樣說吧!

這是又一個,在球場上永遠都在不停上演的,命運與惋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