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 Sotto被國人所考驗的NBA夢

在「職業球員」這個行業短短的十年裡,很殘忍地,「現實」層面往往才必須是球員和其團隊必須擺在首位的考量條件。當Kai Sotto搭上由美國往回菲律賓的班機時,他挑戰NBA的夢想就註定比原本的機會來得渺茫一些,尤其是在球隊-G聯盟引燃隊 (G-League Ignite)主帥Brian Shaw拒絕給予肯定的答覆之後。

當Shaw被問及Kai這次回歸是否可以加入到已經進入「泡泡」的引燃隊時,他用很直接又官方的方式表達這個事情將由比他更高層級的人物來決策。這個回答里透露出了一絲絲的不滿與很大部分的不確定性。當然就如同上面所提到,這個是Kai與他的團隊必須去承擔的風險與結果。

嚴格來說,菲律賓籃協上下也得負上很大一部分的責任。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晉級今年FIBA亞洲杯已經算是十拿九穩,但籃協執意要召回遠在美國的Kai,用意是什麼呢?如果Kai之前在美國只是自主訓練,安排他回國參加國際賽來增加經驗肯定對雙方都好,但這次的時間點對Kai完全不理想,因為他正與引燃隊一起準備參加NBA發展聯盟。當初整個團隊選擇美國,就是看準文化差異不大,而且能夠在廣大美國球探面前展現才華。最終選擇直接加入引燃隊而放棄美國大學,也是希望Kai有機會在這個新計劃下直接挑戰美國各路職業球員,從中提高自己的選秀行情。

突然之間的徵召,的確打亂了計劃,但Kai作為菲律賓近二十年來看似最有機會挑戰進入NBA的本土長人,也必須以「自身利益」為理由去和國家隊好好商討最佳方案。如果Kai成功被選進NBA並獲得上場時間,這對他和菲律賓籃球來說是史無前例地突破性發展。以長遠來說,現齡才18歲的Kai留在引燃隊絕對不會是一個錯的選擇。

當然Kai當初選擇去美國時,菲律賓籃協或許和其團隊有協議,甚至一定的資源補助,因此當國家隊徵召時,Kai也只能無奈根據協議回國效力。


圖片來源: FIBA
雖然在Kai與團隊決定回國代表國家隊時,引燃隊的確批准這次的行程。但這裡需要著重說明「批准」和「同意」是有理解上的重大差別。引燃隊旗下除了Kai之外,還有來自印度的Princepal Singh兩位國際球員。而上次的亞洲杯窗口周,Princepal也選擇回到國家隊報到,引燃隊當然也允許他回國,但上次發展聯盟尚未開打與此次無法相提並論。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次Princepal出現在一群成人國子輩球員面前,技術層面與心理層面都顯得非常幼嫩。相同的情況在Kai身上也會發生。在成年籃球員面前,儘管他們都是潛力無窮的接班人,但最後也還都是未滿21歲的小伙子。無論肌肉發展、技術層面和心理素質,把這些年輕人這麼早就推上成人賽場無非就是揠苗助長。而這正是菲律賓籃協準備對Kai做的事。

Kai在正式進入NBA以前,需要專注的本來就只是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與選秀行情。其他的都可以暫停擺在一邊,包括國家隊的徵召。根據ESPN去年十二月的預測,這位土生土長的菲律賓人排位在第99位,而在中鋒行列中則是第14位,距離被選秀會的首60個順位有很大的距離。球迷可能會問,那還是會有像達拉斯小牛這樣的球隊以「場外市場需求」考量,破天荒式的簽下Kai進入NBA。這當然沒問題,只是球迷也要有心理準備Kai很大可能會步上中國周琦的後塵。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一個以後衛和鋒線統治比賽的時代,Kai擁有當今長人所必須的技術與射術,但需要精進的地方還很多。尤其是引燃隊教練Shaw去年十二月說: 「Kai不會每一次都打出超級好的數據表現,因為現在是後衛(決定)的比賽。」這已經是很響亮的一次提醒,也證明這位長人距離NBA級別的選秀標準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增強。

如果避開2021的選秀而選擇專注在2022年也未嘗不是方法之一,只是Kai必須在登錄2022年的選秀前,全心全力的把所有精神與時間都擺在自己身上。他團隊中的成人們與菲律賓籃協的決策者們也必須一起協助他以最有效的方式達到目標。即使2022年Kai無法如願進入NBA,到時再做出對他和國家隊最好的決定也不遲。

因為,現在真的不需要把「愛國」和「國家榮耀」擺在Kai的肩膀上。

兩年前,Kai在歐洲與美國兩道選擇題上,選擇了後者;今年,他在G-League和國家隊FIBA賽事上,也同樣選擇了後者。兩次的決定,到底是把他往NBA推前還是推偏,不管怎樣,他都需要以當初的夢想繼續想辦法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