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y模型的例外,再次讓人摸不著頭緒的DeAndre Jordan

橡皮擦計畫是Michael Lewis的新書,這本書與這個作者或許讓你感到陌生,但Lewis的另一本書或許聽過的人就多很多了,那就是魔球,講述著運動家如何透過不同的棒球思維,在無法用金錢與其餘球隊競爭下,仍然能強大自己的球隊。



但是橡皮擦計畫的重點並不是在運動身上,而是在兩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上,Amos Tversky與Daniel Kahneman,這個說明似乎更加讓這本書無法與運動連結在一起,但神奇的是,這本書的前言與第一章,這兩個要讓讀者與這本書連結的橋樑,卻是在講述有關運動的事蹟。



這本書的前言再次描述魔球的故事,但有一篇的回應卻引起作者Lewis的好奇,是由Richard Thaler及Cass Sunstein在期刊文章中發表的,這兩位學者是這樣說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Who’s On First



魔球是個很有啟發性的故事,但是,魔球這本書的作者似乎不理解導致職棒市場無效率的深層原因,這個原因,就是人類的心智。



很神奇的,心理學與運動連結了起來,或許你會有點質疑,但或許由Richard Thaler口中說出會有點說服力,行為經濟學的學者,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說明了我們會做出一些不理性的決定,必須去望向你的心理,如果我們把找一個球員,也視為一個投資的話,心理學介入運動中,似乎就有點說服力了。



作者Michael Lewis藉由這個評論,也做了些反思:

運動家隊常說,市場普遍存在偏見,例如高估腳程的重要性,因為腳程很容易被觀察到;或是低估球員被保送的能力,因為保送通常很容易被遺忘。



籃球不也是如此嗎,直到最近的幾年,進階數據才全面的崛起,因為傳統數據得分、助攻、籃板比進階數據,還要容易觀察到,當我們攤開各種數據,發現球員各種厲害之處時,如果我們能夠仔細去觀看這個球員的每一場比賽,應該也可以觀察到,只是不容易發現吧了,加上我們不是電腦,無法同時記住那麼多細節,甚至還會有各種的刻板印象在干擾我們的觀察。



這本書的第一章,將重點放在籃球上,他的標題是那些年,NBA的選秀會上……,副標題是,你錯過了多少個林書豪?而主角大家非常的熟悉,現在的火箭隊總管,常被我戲稱為籃球愛迪生的Daryl Morey。



當然是透過這本書,讓我多認識了一點Morey,Morey曾經在他的目標紙中,寫上我想要擁有一支職業球隊,為了這個目的,他選擇就讀商學院,因為他認為這是最好致富的方法,在畢業後,在一間顧問公司上班,負責預測模型的建立,再一次的機會下,Morey進入了Celtics工作,在現在火箭隊老闆Leslie Alexander的賞識下,他成為火箭隊的總管。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Leslie Alexander受夠了傳統球探用直覺找尋球員的方法,轉而希望透過一些數據化的方式找尋球員,因此魔球派的Morey獲得了機會,操盤火箭隊的一切球員事務,初出茅廬的第一戰是2007年的選秀會,第26及31順位,這一次可說是Morey模型的勝利,他們選擇了Aaron Brooks及Carl Landry,兩位球員進入NBA後都有不錯的表現。


這或許在2008年左右火箭隊的戰績一直都能保持一定水準的主因,當然他們有像Tracy McGrady跟姚明甚至之後的James Harden這樣的主將,但是不可否認地Aaron Brooks、Carl Landry、Kyle Lowry、Luis Scola、Chase Budinger、Chandler Parsons都扮演很好的輔助角色,當然他們並非所有都是火箭隊選秀來的,但終究是火箭隊看中他們,而火箭隊對於球員的評價都來自於Morey的模型。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使模型精準,會不會被我們自己的主觀給影響呢。答案是會的,我們最熟悉的球員林書豪就是一個案例,Morey的模型預估林書豪有15順位的水準,這與所有去現場的球探的評估落差很大,而刻板印象影響了Morey決定的心智,因此沒有選下林書豪,之後的故事我們很熟悉,大家常常聽到,林書豪的前三步比John Wall還快,而Morey當時認為他運動天份普通,只因為他是一個亞裔的選手,這次刻板印象嚴重影響Morey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