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League+首季特刊 – 重溫過往的美好

象徵性極強P League+,在疫情打擊現實的嚴峻環境中誕生。



背負著台灣更優質的職業賽場,可以看到P League+非常成功,無論是市場話題、觀眾進場數以及最重要的球賽內容,皆讓人非常振奮!



除了過往的社群行銷外,P League+也推出實體籃球雜誌P.Book,首季特刊的指標性更令人關注。



自己過往也有蒐集籃球雜誌的習慣,2011年,正逢在馬祖當國軍的日子,無法常待台灣,島休去超商買籃球雜誌是相當不錯的樂趣,當時就對雜誌有種特殊情感,即使退伍後不常購買,每次看到新的月刊還是會打量著每期的封面跟主題;不過,看著國外的籃球記事,總有點無法跟自己連結的感覺。



首份P.Book的指標性,在於能否將聯盟的組織及細節呈現給觀眾,尤其是還沒接觸P League+的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雜誌的首頁就將P League+的立意及目標呈現,而更重要的是,這個聯盟的願景是什麼。



聯盟執行長陳建州先生在專欄文末的一句話,我認為是最好的願景:



”台灣,值得一個真正的職業籃球聯盟”。



過往的CBA時期,年紀太小,對於細節並沒有印象。



青年時期至今的SBL,雖然一直存在,但給予大家比較停滯的印象,球星陸續出走後,一直無法有更突破的表現。



有了願景,所作所為才能凝聚成故事,有了故事,這個聯盟的每支球隊、每個球員才能與觀眾有所連結。



而推出雜誌,是更加精確的利用文字的力量,拉近讀者跟每支球隊的情感。



四支球隊的開場,都是品牌故事跟核心理念,讓屬地主義的球隊,拉近當地球迷的心,也能藉此拉攏游離的球迷,認同理念的球迷,球隊就能深深的綁住。



P League+屬於剛成立的聯盟,很多球員旅外回來,也很多新進的面孔,或是沉寂了一段時間的球員。



這期的特刊也透過相當多的人物故事,讓大家知道這段期間球員、教練的心路歷程。



像是高國豪、孫思堯,過往都在國外打球,高國豪的比賽曾經在電視轉播看過,對於他在國外的球技狀態還能觀察;而孫思堯所待的環境,自己涉獵的節目跟論壇並沒有特別多的訊息,透過雜誌的撰寫可以讓我了解到他的旅外生涯。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我最喜歡的篇幅,是林志傑的專欄,目前聯盟中少數伴隨著自己長大的球員,從國高中時期的台啤野獸,到廣廈發展及中華隊的巔峰期,最終落葉歸根回到台灣,除了球風的轉變外,這麼長的征戰旅程,如何保持自己的心態以及來到富邦的目標,都是自己希望能了解的。



最終在雜誌以一個”世代之間”的主題來結尾,象徵著黃金世代的交棒跟未來接棒的主人翁們,來一場相互的對話。也代表未來這個聯盟會在主人翁的成長下逐漸壯大。



就像聯盟執行長陳建州先生說過的一句話。



是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