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on打什麼位置真的重要嗎?是時候大物開啟新紀元了

在新賽季的媒體採訪中,鵜鶘總管David Griffin詳細談到了當家球星Zion Williamson的健康狀況,和對接下來即將展開的新球季展望,其中最讓人關注的是他即將搭擋水行俠Steven Adams,以及Williamson在未來要打什麼位置。


照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人們普遍把他看作個內線大個,認為他大概不是大前鋒就是中鋒。不過當我們選中Zion後最讓我們興奮的是,他在球場上沒有位置的限制。尤其我們真的非常期待有天能看到Zion打到小前鋒,防守對手的3號位,而且他是有能力辦到的。」

有兩種方式能解讀Griffin的這番話。第一種解釋是從Griffin說話的細節中推敲出來,也就是Williamson比較符合我們傳統想像中側翼球員所該有的樣子;而第二種則是擺脫傳統思維束縛,跳出以往那種固有球員定位的框架,更聚焦球員在球場上所在做的事情本身。順著這樣的思路來看,在那篇報導裡面,到底Williamson在場上定位在哪,並不如他解鎖更多側翼技能來得重要。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聽起來只是個學究般的差異,但其實非常重要。

事實上,說Williamson有能力在球場兩端擔任側翼目前很大程度只是個假設。你或許可以在一些時刻看到他展現側翼天賦,例如讓人看得目瞪口呆的生涯首秀,但他在其他23場比賽中,三分球也只有10投2中,這段時間裡面,他試過六次急停跳投,也只有命中過兩顆。

要Zion Williamson花多一些時間打側翼代表什麼呢?

很顯然比起帳面上數據顯示的,Williamson在外圍的天賦還未被開發,他開季前只打過24場球,新秀賽季先是受傷又受到疫情影響,這或多或少讓鵜鶘在Williamson的使用上還處於實驗階段。


照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Zach LaVine是個值得參考的教材,他被灰狼選中加入NBA的初期,就被迫得開發更多能力,以往擅於打無球LaVine在明尼蘇達時期增加不少持球時間,也因此提升了他成長的天花板。雖然他現在在公牛的角色相對比較保守、負擔沒這麼大,不過這也代表他隨時能接管球權發揮,讓公牛的進攻變化上有更多選擇。

請繼續往下閱讀

Aaron Gordon的例子則是鵜鶘值得借鏡對象,魔術讓Gordon學Paul George的方式打球,也許因此讓他成為一個更全面的球員,但嚴格來說未必是好事。因為從比賽層面看來,讓Gordon專精在某些地方,比起讓他平均分散能力、消耗更多資源,其實才來得更有價值。

在這些相互矛盾的案例裡面,Josh Smith也同樣是個經典案例,他是個極具天賦的球員,但沒有真正定位的束縛卻也很大的程度毀了他。

偽裝成一個側翼球員,而非轉型做一個全方位多功的內線球員,曝露出Smith所有的缺點,也破壞了他最好的樣子。Stan Van Gundy和Smith之間的交集很可能會是鵜鶘需要參閱的篇章,在Van Gundy空降之前,Smith已經在活塞待了一個完整的賽季,但卻在接下來Van Gundy執教28場比賽之後被釋出。

在那僅有的28場比賽裡面Smith的跳投命中率大大下滑,出手次數遠大於他命中次數,而且他上場時間裡面有五分之一的時間,還是跟另外兩大中鋒Andre Drummond和Greg Monroe一起搭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