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籃球進階數據#1 球員效率值 (PER)

從這個賽季開始,我除了會持續追蹤幾支特定的球隊之外,我也會將一些在台灣比較缺乏的籃球進階數據的概念提供給關心籃球的朋友,當然也是讓大家能夠在看球的旅途之中,以球隊跟球員本身的角度來看籃球這項運動,在科學化的年代,如果連個基本的籃球進階數據都不了解定義,純靠印象是無法有系統地去了解一支球隊的作法跟打法。

不過數據本身是死的,人是活的,數據之所以為數據,就是因為所有的數據都有其缺陷,人腦就是要在數據有缺陷的時候提出一些更正跟建議。



Player Efficiency Rating (PER 球員效率值)

這個數據是用很複雜的計算方式,考量到每個球隊的進攻速度不同並加以調整,將聯盟的平均PER設定為15來比較,用來評估籃球球員每一分鐘能為自己的球隊所帶來的貢獻值。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計算方法相當的複雜,所以我就不細談公式本身的含義。公式中的加項為,投籃命中數、罰球命中數、三分命中數、助攻、籃板、抄截、阻攻。減項為投丟的次數、失誤數、以及犯規次數。PER本身並不『直接』拿任何命中率來計算。

不過這個算法比較偏重於在進攻方面的表現,對於防守出眾的球員是相對不利,如果是那些防守好但是數據上沒有展現出來的球員,更會有很大程度的偏差。當然,球權的高低跟PER本身當然有相關跟連動性,這部分的交互影響就等到我們提到使用率(USG%)的時候再談。

計算出數據本身其實意義是不大的,數據要經過比較之後才有意義。PER的數據設計者John Hollinger也提供一些PER的區間讓大家有個比較的基礎:



簡單來說,低於九分就不算是個合格的NBA球員,十五分就是輪替中的平均球員,二十分以上就是明星賽等級,二十五分就是進入MVP討論名單的等級,三十分以上就是強勢的MVP競爭者。

歷史上的領先者當然就是我們的籃球之神 Michael Jordan,排除掉在巫師隊的兩年,他在公牛時期的13季PER是29.1,總括整個生涯15季是27.9,生涯最佳表現是1987-1988年的31.7。現今最接近的當然就是Lebron James,生涯打到現在15季(包含今年已出賽四場),繳出的PER是27.6,(騎士11季PER26.9,熱火4季29.6)最為可怕的是今年目前出賽四場的LeBron,PER高到33.8。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去年的MVP Russell Westbrook繳出場均大三元的PER呢?30.6。失誤數過多、命中率比較不佳,因此投丟的次數也過多,這兩個都是PER計算中的減項,因此場均大三元的PER倒是沒想像中的高。

那連兩年MVP Stephen Curry呢?

Stephen Curry 自 2014 年起的 PER 值
球季 PER值 備註
2014-2015 28
2015-2016 31.5 全票獲選 MVP ,單季命中 402 顆三分球
2016-2017 24.6
2017-2018 31.9 撰文時僅出賽四場
簡單來說,目前僅出賽四場的Stephen Curry 繳出的效率值已經略高於全票MVP的年份。

今年的密爾瓦基公鹿字母哥 Giannis Antetokounmpo前四場繳出平均36.8分、10.8籃板、2.3抄、1阻攻、3.8失誤、命中率65.9%,目前繳出的PER是40.1! 也難怪公鹿隊目前三勝一敗的戰績(僅輸騎士隊)會讓Giannis在第一週即拿下單週東區最佳球員,目前也是MVP討論名單中的前三名。

來談談我們亞洲人Jeremy Lin,拿林書豪的生涯軌跡來看

林書豪自 2010 年起的 PER 值
球季 PER 備註
2010-2011 14.8
2011-2012 19.9
2012-2013 14.9
2013-2014 14.3
2014-2015 15.6
2015-2016 13.8
2016-2017 19.2
2017-2018 16.2 撰文時僅出賽一場
單就林書豪生涯軌跡來看,成為一個合格的NBA球員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他的使用率比較高的兩個賽季 (2011-2012 與2016-2017)他繳出的PER是在NBA明星球員的邊緣,這的確也符合球迷跟球隊的預想。有關PER與USG%使用率的交叉影響,我們就晚點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