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奪隊史首冠:能仁式球隊的又一場大勝

現在HBL能拿冠軍的無非兩種隊伍,一種是松山型球隊,一種是能仁型球隊。

所謂松山型球隊就是FIFA規則下的傳統國際賽隊伍,他以一名高大強硬的長人作為核心,一名頭腦清楚、懂得怎麼打球的控衛扮演攻勢發動機,用聯防限制對手、逼迫其降速打陣地戰。

而能仁型球隊則是目前NBA的主流,利用運動天賦發起一場全場式的攻防,以盯人防守為主軸,靠著靈活且侵略性十足的夾擊壓迫對手失誤,然後不停的攻防轉換,配合大量的外線出手,一拳擊倒對手。

在2006年之後,直到今年泰山奪冠為止,HBL男子組所有冠軍被「雙山一仁」給壟斷,如果扣掉近三年,那麼南山和松山在12年中拿了10座冠軍。雙山——也就是松山型球隊——的打法,毫無疑問在台灣基層籃球更容易取得成功。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扣除小巨蛋特別的空間感確實不利於投射型球隊發揮之外,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學生球員在球技和身體素質上還有所欠缺,因此在執行力不如職業球隊的情況下,使用容錯率低的奔放式小球、快速反擊型球風,反而不如降速打陣地戰。

學生球員不穩定性高、頭腦容易發熱,而破聯防需要冷靜和耐心,以及長時間經驗的累積,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球隊往往練好一套「二三」,搭配一定程度的球員就能進八強攪和。



今年的東泰就是很好的例子,陳晉垣、廖慈恩以及羅冠淯三個高二的球員是他們後場的鐵三角,也是他們進攻端的活力來源。但是這三人身高都不到175公分,廖慈恩更是只有165,如果放任他們在防守端被一對一,肯定是被各家強力後衛給打爆。於是教練高丁國柱在任何狀況下都只守聯防,而且幾乎只用二三,就是為了保護矮小的後衛線,也好在他們的中鋒黃偉程是一名有一定身高(雖然不算突出)和噸位的壯碩長人,而且他保護籃板的能力確實相當有水準,再加上余祥平和劉律世,兩名機動力高的鋒線,這支球隊在這6人磨合出化學效應後,的確做到了5人互相掩護自身缺點、打出超出自身水準的表現。

把聯防守好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因為實戰防守是動態的,絕對不是看著戰術板就能做好跑位和移動,特別是每個球員特性不同,什麼時候該掐、什麼時候該放,考驗著一支球隊對於這一套防守體系的理解。在八強最後一戰淘汰能仁後,劉律世說他們幾乎天天都要練聯防,他自己剛進來也要惡補,雖然國中不是沒有接觸過,但換了一支球隊和新的隊友,要怎麼去守,又是另一種觀念。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很多人先入為主的認為,每一支八強球隊都應該要守好聯防,事實上卻不是這樣。至少,泰山的聯防就守得非常差。

大家都知道能仁禁區貧弱,而且今年尤甚。特別是主將史魯齊身高不夠,破聯防上的處理球也不夠好,而且今年他們的沒有進攻爆發力強的後衛,用二三限制是最理想的方式。但八強泰山守聯防的結果卻是被史魯齊轟下34分,賽後總教練廖文彬坦言他們守起來效果不好。

隔天換東泰守二三,結果大勝能仁20分,讓史魯齊整場只有12分,隊史首度闖進小巨蛋。

不同隊使用,得到完全不一樣的效果。兩支球隊對於聯防的向性和理解,有著層次上的差別。



然而,泰山守不好聯防,不代表他們不是支好球隊。時代正在改變,能仁過去幾年已經證明了他們能用「飛天流」克服對手的天龍陣。泰山依樣畫葫蘆,劉丞勳和蔡宸綱的全能性和出色的體能,讓他們保證了籃板和防守,徐宏瑋、張東庭和新人劉宥儇則負責推快,拿到球就殺了。這其實就是106學年度那支能仁的陣容,谷毛唯嘉、高承恩、林彥廷、丁冠皓和陳范柏彥和他們幾乎是攣生兄弟。

請繼續往下閱讀

泰山今年進入到小巨蛋並沒有達到最佳狀態,事實上無論是對上光復還是南山,他們都差點輸掉,但在第四節當對手稍微體力下滑、或是注意力不集中時,他們僅靠兩、三個攻防回合就迅速追趕上來了。現代以全場攻防和外線作為主軸的球隊,得分爆發力就是這麼恐怖。

南山在冠軍戰剩下6分多鐘時,拿到了13分的領先,但接下來他們命中率下滑,張東庭回歸,泰山開始推反擊,劉宥儇上籃、蔡宸綱三分,立刻把分數趕了上來,許時清這時立刻就喊了暫停了,說明他很深刻的體認到這種情況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