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總冠軍賽G3簡評

先提供一個數據,勇士G3有38個大小空檔投籃,只命中15球,其中15次是三分線空檔,中5球。跟G2相比,勇士的空檔只減少5個,而騎士一開始就摧枯拉朽的第1節,雙方獲得的空檔時機其實都是10個。奇妙的是,個人還是覺得騎士的防守進步了。



因為他們終於「認清事實」,再也不對浪花兄弟做多餘的追擊跟包夾,也不再針對「每一個」勇士的擋拆做換防。你遇到擋拆,自己想辦法去繞,繞不過去就被打吧。換來了立竿見影的兩個成果:1.禁區被開後門的次數減少、2.T. Thompson免於追到三分線外被運球吃掉的危機,反而有更多時間保護禁區與籃下,本場勇士在他防守下出手18次只中8球,和Richard Jefferson是全隊表現最佳前兩名。騎士將LeBron移入大前鋒,由Jefferson頂上小前鋒。他倆加上Thompson的體型,足以cover場上任三名勇士選手,而不致發生錯位。除此之外,Jefferson分擔LeBron分內防守責任,後者遂得以在攻防上對Green施壓,Green本場只得到6分7助攻7籃板。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進攻端
前兩戰結束後,關於Irving有個流傳甚廣的數據:他接獲隊友傳球後的出手是投9中8,自己創造機會的出手,則投27中4。當勇士知道Irving持球多半只打算運球突破,擬定防守策略顯得非常容易。G3的Irving打的偏向得分後衛,拿到球就有單兵突破權,跟前幾場不同之處,是LeBron積極地幫忙做擋拆,不再像前兩場兩個人站外線你傳給我、我回給你。Irving持球時間依舊極長,幾乎有50%的場合超過6秒,或出手前運球超過7次,大抵跟他平均數據差不多。但G3 Irving處理球更果決明快,同時傳出8次助攻。



相當多球評、寫手都已點出騎士的陣容無法仿效雷霆,用高度與速度讓勇士打的綁手綁腳。但籃板仍是騎士可掌握,且明顯有機會壓過勇士的部分。G1騎士外圍火力點打不開,勇士毫不在意騎士抓那幾顆進攻籃板得的零碎分數(13分),G2更不用說,勇士連總籃板都比較多。G3 Thompson遂有所發揮,他與的進攻籃板帶來多達25分的2nd Chance Points(騎士季後賽平均13.9分)。

請繼續往下閱讀






Mozgov與板凳


倘若Love在G3騎士主場之戰無法出陣,或能上場但時間需管制(這機率還滿高的),Mozgov必然會分到一些時間,那麼現在出來跑一跑也未必是壞事。



基於前篇提到的事成真,G3賽前就準備特別觀察Tyronn Lue教頭如何用人填補Love的時間,特別是禁區。Lue在首節尾聲讓Mozgov打了3分多鐘,他幫Irving做擋拆、在禁區阻止Ezeli的進攻,表現中規中矩。很多人質疑在一場大比分勝利之戰,騎士板凳得分為何如此少(120分當中的15分)。因為Lue教頭的調度將先發球員的能力、體力壓榨到極限,基本上LeBron跟Irving必定要有一人在場,Jefferson已經被拉到先發,所以他跟LeBron跟J. R.幾乎等於共用Shumpert這一個替補。另外,反正控球權都給LeBron/Irving分光,索性連Dellavedova都被視為跟Mozgov、Frye一樣「上來抵擋一陣就好」的行列。





Mozgov以體型掌握制空權



這才是騎士G4要留神的,我們不知道浪花兄弟啥時會開始飆分,也不能賭定勇士角色球員會連兩場客場低迷。而G3、G4兩戰之間只休息一天,教練團必須有在G4比數拉鋸之際,果敢讓板凳投入戰場的決斷力。另一個待處理問題當然是Love回歸後的定位,以替補出發,增添板凳的火力似乎是合理的判斷。然而Lue照目前為止的觀察,並不喜歡做這種大調整。

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評
G3的勝利一掃騎士在灣區被痛擊的陰霾,不過從整體戰局來看,正面的幫助少之又少。人力、體力依舊是勇士佔上風,騎士同樣得贏得G4,才有足夠的衝力一舉在G5反撲勇士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