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樣贏球?淺談圍繞Melo建隊的難度

中斷連續7季入選明星賽的榮譽,Carmelo Anthony(下文簡稱Melo)如今深陷交易流言中。



當年加入紐約尼克時年僅26歲,如今Melo即將滿33歲,從邁向巔峰的盛年,變成如今的末日黃花,這些年在紐約的日子幾乎沒什麼可以誇耀。在尼克七年只打過三次季後賽,最好成績到第二輪,不管對紐約客還是Melo本人來說,都是不能接受。目前尼克戰績已跌落東區八強外,很有可能再次錯過季後賽。

尼克近來戰績很慘,總管Phil Jackson和Melo關係不和的傳言浮上檯面。老實說,尼克陣中除了二年級生Porzingis外,還真沒有多少球員具交易價值。於是身手下滑但風韻猶存的Melo,成為尼克少數有吸引力的包裹。另一方面來說,總得有人要為戰績不佳負責,Melo成了最有可能的那人。Melo交易價值當然不如26歲從金塊轉往尼克時,當時他有成為超級球星的潛力,目前Melo是一位純粹得分手。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接著問題就來了,一位老邁的得分手到底適合哪種球隊?交易謠言中對Melo有興趣的球隊裡,又有哪一隻球隊缺乏Melo這種得分手?以下資料是Fivethirtyeight作者群,嘗試在過去NBA歷史中,找出像Melo這種型態的球員,球隊成功和失敗的例子。過去的歷史當然只是參考而已,但總是一個參考的依據。

Melo的型態非常好區分,他是一位需要球在手上的得分好手,但失誤率並不高。他的得分效率並不突出,籃板能力普通,防守能力時有時無。把這些形容詞,用在32歲的球員身上,我們能從歷史上找到加拿大飛人Vince Carter,剛剛退休的黑曼巴Kobe Bryant,紐約得分機器Bernard King,人類精華影片Dominique Wilkins,前鋒得分好手Tom Chambers。這些球員的貢獻很明白,在生涯後段,除了得分外其他貢獻還好而已。

想要圍繞這樣類型的球員建構一隻球隊,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平均而言,歷史上20位這類型的球員中,球隊最佳的成績是分區決賽,還沒有打進冠軍賽過。這樣的類型,有Alex English領軍的丹佛金塊,在1985年闖到西區決賽,還有Mark Aguirre效力的底特律活塞,在1991年止步東區冠軍,最近的有Vince Carter和奧蘭多魔術在2010年東冠敗北。

請繼續往下閱讀

paine-carmelo-2

最差例子呢?當然是一票連季後賽都沒得打的球隊,如去年Melo效力的尼克,Carter在0809兩年效力籃網,還有09年巫師的Antawn Jamison,通通打不進季後賽。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有Melo這類型得分手在隊,球隊要怎樣才比較容易成功呢?在資源有限下,該如何在得分手周圍配置適當的人員?

挖掘數據後,我們把有Melo這類得分手的球隊分為成功和失敗組,針對球隊其他人的投射效率(TS%),球權使用率(USG%),上罰球線次數(FT RATE),助攻率(AST%),籃板率(REB%),還有防守效率(DEF)做討論。

paine-carmelo-1

結果如何?跟大家猜測的不會差太多,繞著這種得分手成功的球隊,需要其他人在外線拉開空間還有拚防守。這結果非常直觀,畢竟得分手天職是得分,唯有在其他隊友能拉開空間的狀況下,才能盡情發揮搶分的能力。像這類的得分手,通常有一手不差的中距離。在外線配置射手,讓他們更容易發揮。

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了這麼多不是廢話嗎?在大三分的年代(詳見拙作:外線才是王道?歡迎來到大三分時代!),球隊幾乎都有一票射手。給LeBron James這種又能得分,又能組織傳球的人一堆射手,球隊戰績還不是嚇嚇叫?更別說射手本身(如Stephen Curry)就是進攻主軸,何必多此一舉?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幾乎是Melo這種球員,在團隊進攻上的唯一解。得分能力強,但不太傳球,投射能力也非頂尖,需要有人在外線埋伏才有空間進攻。LBJ或是James Harden這種類型的球員本來就比較珍貴,不是每個人在得分之餘都還能傳球。至於直接用外線轟爆對手,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除了外線之外,再來需要的是籃板和防守。這兩者幾乎是所有強隊的基調,最有名的建隊模式就是2001年的Allen Iverson和他的好戰友們。在名人堂教練Larry Brown的帶領下,七六人先發陣線上,除了Allen Iverson外,是兩位防守悍將George Lynch和Eric Snow。禁區配置的是籃板苦力Tyrone Hill,還有最佳防守球員大掃把Dikembe Mutombo。這樣一套公式在那個年代行得通,幾乎靠Iverson一己之力殺入冠軍賽,Iverson在那年奪下了MVP。